分类:投稿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时间:2023-02-20
【摘要】:“体裁”这个术语在许多学科中都有所应用,而在语言学领域的体裁分析最早是由语篇分析发展而来的。从语篇分析到体裁分析体现了语篇研究从浅层的形式描写到深层的功能解释的重要转变。由于人们逐渐意识到交际目的和语言策略在语篇分析中的重要作用,于是重在研究交际目的和语言策略的体裁分析逐渐受到语篇分析家们的重视。体裁分析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多学科交叉活动的产物。“隐喻”一直是语言学研究当中的热门,尤其是西方在七十年代对于隐喻的研究盛况空前。人们逐渐意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认识事物和确立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生产生活当中,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体裁和隐喻的研究以往一直是并行发展的,很少有学者将两者结合起来讨论。只有J. R. Martin曾泛泛地提到过两者之间的联系,但并未加以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对两则广告的分析入手,说明其在邀请信和新闻的体裁的掩盖下,实际实现的却是广告的功能,而广告也正是其交际目的所在,因此它们事实上属于广告体裁。并同时借用Halliday的隐喻观和Lakoff对隐喻的定义,说明这种非典型的印刷广告的实现方式实际是隐喻化的。此外,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这种非典型广告的隐喻实现方式的功能、其普遍性问题广告 印刷,以及它的动态性。全文共分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简介,介绍一些背景知识和将要在本文实现的目标。第二部分是对体裁研究的综述,为下面的讨论奠定基础。这一部分主要讨论体裁的定义和特点。第三部分是对隐喻研究的综述。鉴于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所以我们从对隐喻的传统观念入手,然后介绍两个学派,最后是最近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Halliday的语法隐喻,尤其是其中关于“一致式”和“隐喻式”的讨论。第四部分集中分析两则广告,并说明它们真实的交际目的是提供服务并赚取利润,而非表面的邀请或提供消息。同时指出这两则广告的实现方式是非典型的。第五部分是对这种非典型的印刷广告的隐喻实现方式的理论探讨,证明其存在广告 印刷,并讨论其普遍性、功能和特点。最后,第六部分是对前面讨论的总结,得出本文的最终结论。
以上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