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印刷画册多少钱|什么样的印刷电商才更接近于成功?|看电商

分类:投稿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时间:2023-01-10

微信公号是个很神奇的平台。前些日子,三好同学连着发了两篇与电商有关的文章,然后就结识了多位做电商的朋友。

与这些朋友的交流,给三好同学留下了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即大部分搞电商的人感觉上都很进取、很自信,呈现出与传统印刷圈完全不同的“气场”。

为什么会这样?三好同学不由想起了一句话: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简单说来是这样的:印刷电商刚起步,不赚钱,却人人都有一个颠覆行业的大梦想。虽然梦想的最终落地,完全是小概率事件,很多人却被其激励和鼓舞。相反,很多印刷厂还在赚钱、在发展,市场却看上去一天比一天难搞,作为老板难免会有焦虑和不安。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确实是印刷电商的“风口”。“风”来了,自然会有很多人想飞起来。目前国内有多少家印刷电商?有人说180多家,有人说200多家。哪个数字更准确?三好同学说不清,反正不少是一定的。

就说印刷电商这名字吧,从“要印”到“想印”,从“云印”到“飞印”,从“哪里印”到“这里印”,从“快乐印”到“开心印”。。。梦想能不能达成暂且不提,就各家老板这起名字的能力,已经让三好同学好生佩服了。。。

印刷电商多了,难免会让人眼花缭乱。于是就有老板向三好同学发问:你觉得什么样的印刷电商才有可能成功?

这问题提得好专业,标准的记者体。本应是三好同学提给各位老板的,一不小心就被“反问”了。不管怎么样,既然有老板问到了,三好总得有点表示吧?要不然多没面子。。。

印刷电商怎样证明自己能成功?

从整体上来看,印刷电商目前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起步阶段的市场一般是这样的:群雄并起,一团乱战。至于谁能够活到最后,完全是未定数。

尽管如此,几乎所有的印刷电商,无论进场早晚,规模大小,都在尽一切可能证明自己比别人更接近成功。

为什么要这样?一方面是营销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在给自己“打气”。营销的事就不说了,为什么还要给自己“打气”呢?

说起来也挺简单:创业这件事看上去挺光鲜,实际上却很苦逼,怎样才能保持团队士气不衰呢?这就看老板的“打气”能力了。一般的操作模式是这样的:树立一个很牛X的目标,然后尽可能让自己和团队相信,成功必定会到来。

对大部分印刷电商来说公司印刷画册多少钱,它们的大目标都还是很清晰的。不管是颠覆传统印刷业,还是提高交易效率,抑或是践行“共享经济”,都百变不离其宗。说到底,就是想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在客户与印刷厂之间建立一种新的连接方式,并在这种连接中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

问题是,印刷电商这么多,要怎样才能证明自己更有成功的特质呢?三好同学理了理,大体有这么几种招式。

第一招,创始人和创始团队很牛X。比如:出自大公司,动不动就是BAT、华为、小米。。。懂经营、会管理、能跨界;既有互联网思维,又很了解印刷业等等。

第二招,技术很牛X。比如,很多电商都愿意把自己描绘成“技术主导型”公司,强调自己拥有强大无比的技术团队,以及无人能及的网站技术平台等等。

第三招,成长速度很牛X。雷军互联网思维七字诀的最后一个字是什么?——快。虽说小米已经疲态初显,互联网圈对速度的崇拜却并没有消退,在印刷电商里也经常可以见到对成长速度的宣扬。

说一个三好同学最近看到的案例。一家2015年底上线的印刷电商平台宣称:迄今为止,在没有做任何推广的情况下,已经拥有400多万用户,累计交易额超过2500万元。

从上线到现在,满打满算不过8个月,能够积累下400多万用户,这样的速度确实惊人。让三好同学略感疑惑的是:400多万用户,2500万的交易额,人均交易6块钱,是每人印了一盒名片么?

当然,印刷电商能够用来证明自己比别人更接近成功的“招式”还有不少。比如,产品很多样,区域覆盖广,设计师团队很庞大,电商经验很丰富等等。

印刷电商的玩法其实都差不多

看上去每一家印刷电商都很牛X,问题是这些貌似充分的理由,能否支撑它们走向最终的成功呢?三好同学的答案是:未必。

道理很浅显:印刷电商的“池塘”就这么大,能容纳几条“大鱼”呢?现在之所以能装下100多条“鱼”,是因为大家都还是小“鱼苗”,真正的“大鱼”还没出现。

这就像当初的团购市场:风口一开,各路资本蜂拥而进,团购网站批量涌现,号称“百团大战”。这三五年走下来,还剩下几家?能说上名字的大概也就美团、大众点评和糯米了吧。

而且,在三好同学看来,更根本性的问题在于,目前大多数印刷电商的玩法都大同小异,同质化问题明显。而在互联网创业圈,同质化是个致命伤。

100多家印刷电商的老板,个个都是创业精英,三好同学凭什么说他们玩法都差不多呢?

首先,互联网创业企业喜欢讲“痛点”,说白了就是“切入点”公司印刷画册多少钱,即你为什么要创业,你要解决什么问题。

问题是,咱们有100多家印刷电商,传统印刷市场真有100多个“痛点”吗?三好同学简单理了理,至少一些经常见诸媒体的印刷电商,其描绘的市场“痛点”没有本质差别。

比如:解决印刷厂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解决印刷价格不透明的问题,解决小单、散单印刷难的问题,解决找设计师的烦恼,提高交易效率等等。

其次,产品差别不大。目前绝大多数印刷电商的标配产品都很类似:名片、单页、宣传画册。只不过有的再加点儿个性化出版物、纪念册,有的再加点信封、纸袋,有的再加点儿票据、易拉宝、喷绘等。只有极少数的电商选择了纸箱、纸盒之类的包装用品,如e盒印、一撕得等。

第三,生产技术很类同。既然搞电商,拼价格在所难免,这就对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对名片、单页、画册类电商标配产品来讲,什么样的生产技术最能降低成本?自然是首推合版了。所以大部分印刷电商都会有一两家合版印刷合作伙伴,各家生产环节的技术差异是很小的。

最后,商业模式趋同。除了极少数印刷电商采取完全自建工厂的作业模式,大部分电商都是平台式的。即作为印刷厂和客户的连接者,承担信息交互、撮合交易的平台功能,自身并不直接提供生产服务。

当然,也有将自建样板工厂与整合既有产能相结合的第三条道路,但本质上各家电商的思路差异不大。

印刷电商的核心竞争点是流量获取

如果三好同学说得还算对路,各家印刷电商的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都差异不大,那什么会决定它们最终的成败呢?在三好同学看来,因素可能很多样,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各家印刷电商的流量获取能力。

但凡是搞互联网创业的基本上没有不讲流量的,对电商公司而言,尤其如此。因为流量的本质是潜在客户,是交易可能,导流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一家电商的成败。

道理很简单,一家电商公司网站搞得再漂亮、功能再完善、创始人再牛X,没人知道,还是基本等于零。说白了,流量就是客户,就是成交量。

那位老板说,做生意要找客户,这么简单的道理还需要三好同学来啰嗦?这老板批评得很对。所以,三好今天要说的重点不是流量很重要,而是印刷电商获取流量的可能方式。

从大的方面来说,印刷电商获取流量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占据线上流量入口,另一种是从线下向线上导流。

先来说线上。线上最重要的流量入口在哪里?搞电商的老板肯定都门清:一个是以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一个是以天猫、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平台。

这两个入口有啥区别?上天猫、淘宝的基本都是奔着买东西去的,成交的可能性极高。正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个“旺铺”,所以,如果你在天猫上搜索“名片”两个字,会出来12000多件商品,大多数都是印名片的。

这么多同质化商品,哪一家最终能脱颖而出呢?这就看老板的运营能力了。比如世纪开元,从淘宝相册品类第一切入印刷电商,而且完全走线上,据说增长势头很不错,靠的就是其长期积累形成的流量获取能力。

相对来说,上百度的用户的目的更为多元:可能是想找个合适的卖家,也可能只是想了解一点信息。无论如何,这个入口同样十分重要。

有多重要呢?前不久,有两家印刷电商为了一个关键词的网络竞价排名,曾互相发文“对撕”。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印刷电商圈,这还是不多见的,很能说明一点问题吧?

再来说线下。线下导流说白了就是地推,这种作业模式与印刷厂开发客户没有本质区别,都要一对一地去谈判、签协议。相对纯线上导流来说,地推模式的优势是能够获取更大的客户和订单。

比如阳光印网,它能够在短短三四年内迅速做大,拿下一批重量级的互联网公司客户,便与其强大的地推能力有很大关系。

地推模式的挑战在于:客户大了,订单多了,其对质量、价格的要求也就会更苛刻。质量的问题还好说,价格的事情就不好玩了。现在印刷工价本来就越来越透明,留给电商平台的获利空间还能有多大呢?而且,地推、地推,听上去电商的味道终归是淡了一些。

线下导流还有一种非主流的实现方式,即印刷厂之间的客户、业务共享。其基本操作套路是这样的:各印刷厂以联盟方式共建或加入同一电商平台,然后把部分跨区域或自己不擅长的业务放到平台上,由其他厂家去完成。长荣健豪、印通天下基本上都是按照这种模式构建的商业模式。目前看来,推进得都算不上很得力。

当然,在线上、线下之外还有另外一种选择:专心做产品。不久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好同学跟一撕得的老板有过一次交流。这家公司的特色在于:以做产品的思维做印刷,瞄准用户开快递包装的“痛点”,专心致志只做一种产品——纸箱。

一撕得是一家电商公司么?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因为它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其能够获取多少线上资源,而在于其拥有一个很强的技术团队,专门围绕快递、物流的需求不断优化纸箱产品。而这恰恰是很多电商以及传统印刷厂所欠缺的。

一撕得能否成功,三好同学不敢妄言。但三好相信:只要产品真做到位了,走线上,还是线下就不再重要了。因为真正优秀的产品都是自带流量的,比如苹果手机。

好吧,今天就说到这里。那位老板说什么?到底什么样的印刷电商更接近成功?三好同学首先看好的是:用心做产品的公司。至于拼线上和拼线下的,都有成功的可能,具体结果则要看老板的操盘能力。当然了,没有一点运气也是不行的。

以上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产品体系

应用领域

关于我们

热门词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