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投稿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时间:2023-05-24
我是木木叔在深圳;掌握挣钱的秘诀,实现财富自由是咱们这些普通人的梦想;学习上市公司的发家之路算是一个路径,点击右上方“关注”。
创业CP的三种方式,没有绝对成功的模式
“夫妻店”一度被称为做不大的模式;当当网李国庆和俞渝之间的“夺权”之战,似乎再一次验证了“夫妻店”=“做不大”的公式。
常常被人诟病的无非就是“双重领导”、“不信任外人”、“夫妻感情影响公司经营”等等。
不过,即便是能力互补的创业团队,随着公司发展也会有变化,就如马云创业的“18罗汉”今何在?新东方的“中国合伙人”也早已散伙。
这说明从创业开始,在通往资本市场,再变成行业寡头的路上,夫妻店、创业团队、孤胆英雄等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作为公司的老板、掌舵人,思想格局、管理水平等能不能跟上公司不同时期的发展才是主要的问题。成功的路径不可复制,只能参考,和人性的复杂有关系。
“夫妻店”算是早期创业模式里,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种模式,原因也很简单:齐心、合力、24小时都和业务关联。在深圳前仆后继的创业者里,“夫妻店”模式的不少。
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写到的第2家,以“夫妻店”模式做上市的公司。上一家是景旺科技,做PCB业务的公司。
“赚钱”和把公司发展成行业龙头还不能完全划上等号,所以我认为裕同包装科技可以学习一下。
手握100万,你会和裕同包装科技的创始人一样成功吗?
据说1996年王华君、吴兰兰夫妻俩凑了20万元创立了裕同。虽然他们官网说是始于2002年,但我觉得要从1996年算起。
按照网友的算法,当年的20万大约值现在的100万,如果你有100万,你有信心打造出一家上市公司么?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答案。有点类似于买彩票,买了不一定中,但不买肯定就没得中,一直买指不定一直亏,但又指不定下一期你就能中就能回本。
不过,我观察到不少成功发展起来的公司,启动资金至少在100万左右,什么原因呢?
估计是房租水电、产品服务、推广销售、人员工资等,需要至少要有这么一个资金量才有试错的机会和快速铺开能力。
太少,刚开业现金流就断了,还没开始试错就GAME OVER了;太多,容易盲目扩张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成功路径。
裕同包装科技想成为印刷包装产业的“富士康”?
王华君与吴兰兰二人通过20万造就出的裕同包装科技裕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怎么样,2016年成功上市以后,到今天总市值接近310亿,旗下差不多有80家子公司。
据说2021年的营业收入可接近150亿,这个规模超出第二名2倍不止。
除开国内不少地方有布点外,在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地为了就近服务大客户也设有服务中心,这些也都还好,属于正常现象。
不过看到他们在越南、印尼、印度、泰国也设有生产基地,能看出来这家公司的野心不小,或许想成为这个行业的“富士康”,当然了,也和一些大客户在那边设厂有关。
这还涉及到一个全球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的机会点。富士康就是全球产业转移中抓住机会的公司之一。
不过,裕同包装科技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个行业的洗牌速度也会加快,中小型印刷包装公司如果找不到好的定位,日子会越来越难。
虽然需求来源很多,但是大客户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垄断之势后,想要像印刷包装行业前十几年那样好挣钱,门槛高了很多。
从零到2亿,用了6年;2亿到6亿,用了3年;6亿到23亿用了7年;再用了4年成功上市。除了开始走得慢一些,后面规模化的效应也越来越强。
老婆管大钱,男人管小钱和业务,是一种不错的运营模式
作为民营企业,这两夫妻却是很低调,公开信息并不多。不过这两口子形成的男主外女主内格局值得一些夫妻店学习下,虽然老婆吴兰兰是副董事长裕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怎么样,但却占股48%左右,王华君是董事长却只持有11%不到的股份。
吻合了钱抓我手上,你好好工作,别在外面瞎胡来的警告之意;也就没有“男的有钱就变坏”的烦恼。
说到具体的产品,无非就是彩盒、礼盒、说明书、不干胶贴纸、瓦楞纸箱、纸托这些。不过这些倒是说明了,在任何行业里,有机会都要往高水平的业务发展前景才更大,不然2000年他们也拿不到索尼游戏机包装的订单,有了很好的业务水平信用背书。
这也再一次说明了,获得一个大客户往往能帮助公司规模上一个台阶,不过想要获得大客户不是想来的、不是忽悠来的;这并不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销售结果是公司管理经营能力的具体化,而不是销售好了公司管理经营能力才会好,只能说是有机会变得更好!
能够成为苹果、华为、小米、LV、茅台等众多行业巨头的订单,除开“会抱大腿”以外,业务水平的提升才是核心。
包装印刷,是很土的一个行业,也是一个很有文化气息的行业。不过现在扎堆花钱去参加所谓的“世界三大设计奖”完全没必要,也只能唬下我们消费者。
裕同包装科技现在也挣了不少钱了,在通往“做强”的路上时,希望能够为国内的“设计自信”多做一点贡献。
我学到|知识点:商业化的“世界三大设计奖”
因为我看到裕同包装科技介绍中,有多次获得德国的红点奖、iF设计奖等内容,刚好这几年老是看到一些产品印有获得德国红点奖,于是理了一点内容。
德国设计协会红点red dot奖、德国汉诺威iF奖、美国工业设计优秀奖IDEA奖被为工业设计的世界三大设计奖,看上去很厉害对不?
不过看到他们曾被柳冠中教授批评过于商业化,来骗中国人钱后,突然有些明白了,难怪有一段时间满地都是“红点奖”。
柳教授说得很中肯,尽管这些奖现在过于商业化,但是有那个需求,根据自己的情况该参加就去参加,但是没有必要“神化”,我们的自信不需要靠他们来证明。
“国外的月亮圆”已经是过去式了,我们作为消费者,也得擦亮双眼,要有自己的判断力,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产品。
以上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