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投稿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时间:2023-01-01
通过对2021年印刷业发展趋势和特征的梳理,我们整理了十组关键词。
今天带来的是“印企上市”。
这一年,印刷业又迎来上市小年,但资本市场改革的大幕正惠及更多行业企业。
文 | 王 森
编辑 | 王 浩
2021年9月14日,上海艾录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艾录)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正式敲钟上市。上海艾录开盘价为17.80元/股,较3.31元的发行价上涨437.72%,截止9月14日15时收盘22.80元/股,涨幅高达588.82%。以收盘价计算,上海艾录的市值约为91.29亿元。这家于2020年底成功过会的企业,终于迎来了上市钟声。
“外冷内热”的上市小年
回望2020年,虽然行业饱受疫情影响,但也是不容置疑的印刷包装企业上市大年。这一年中,龙利得、天元实业、森林包装,以及从事印刷油墨生产的杭华股份相继过会并敲钟上市,略显沉寂的印刷资本市场又开始热闹起来。
然而在进入到2021年以来,虽然传出更多印刷包装企业筹备上市的消息,但真正实现上市的行业企业仅上海艾录一家。
1月28日,广州九恒条码股份有限公司IPO被否决,为2021年行业上市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7月23日,山东新巨丰科技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成功过会,距离上市一步之遥,但时至年底,依然没有上市成功的消息发出。
行业的沉寂,抵不住印刷包装企业角逐资本市场的决心。
2021年以来,福建南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艺虹智能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荣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披露招股书,推进上市步伐。世纪开元智印互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华英包装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也纷纷开启上市辅导之路。更多印刷包装企业的上市谋划正在路上,“外冷内热”成为印刷包装行业资本市场2021年最显著的特征。
加速改革的资本市场大年
尽管相比于2020年,印刷包装企业的上市步伐有放缓趋势,但近年来金融市场的制度改革为企业上市,增添了不少利好消息。
如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科创板的推出、主板与中小板的合并,还有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立等,都为印刷包装企业上市带来了更多新机遇。
2021年甫一开始,便延续了2020年资本市场改革的步伐。首先,主板与中小板的合并,便释放出了颇为明显的信号。
2004年5月,为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分步推进创业板建设,深交所在主板内设立中小板。多年来,中小板在规范运作、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退市等制度建设方面探索创新,为创业板顺利推出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为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开辟了新渠道,对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创业板、科创板等新上市渠道的出现,使得中小板的定位愈发不够清晰,因此合并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自然选择,也是构建简明清晰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
而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则为更多优质的中小印刷包装企业提供了上市融资的新机会。
北交所的成立,也体现出了独具一格的“中国速度”印刷包装企业简介,折射出资本市场加速改革的决心。9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致辞中宣布,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第二天,也就是9月3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便正式注册成立。11月15日,北交所便正式举行揭牌暨开市仪式,81家公司成为首批上市公司,这距离9月2日设立北交所重磅消息的公布,仅过去2个多月的时间。
北交所成立带来的新机遇
北交所的定位就是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偏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民营企业,其上市条件平移了新三板挂牌公司进入精选层的门槛,从市值和财务指标等多个维度设置了上市条件,对成长型、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包容性更强。
实际上,为鼓励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的持续技术创新,国家与各级政府都出台了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鼓励政策,随着多项支持政策的出台,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初见成效。据统计,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2019年启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至2021年7月19日已公示3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第一、二、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有248家、1744家和2930家,其中在A股上市的公司分别有35家、157家、119家,共计311家,数量不多,但北交所的成立,让这些企业有了更多的融资机会。
据统计,首批上市的81家公司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过半。其中此次平移的71家精选层公司中,有13家企业属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为18.31%,另有31家精选层企业为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而以11月15日直接在北交所上市的10家公司为例,有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另有4家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通常来说,上交所科创板、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条件预计市值为不低于10亿元,而北交所上市标准“市值+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预计市值为不低于2亿元,这体现出一个明显信号,具备一定盈利能力的中小企业同样可以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而北交所上市标准中“市值+营业收入+成长性+经营活动现金流”则偏重于成长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需求。
此外,北交所还有“市值+营业收入+研发投入”“市值+研发投入”两套上市指标。这两套指标弱化了发行人持续盈利能力的审核要求,可谓精准对接了研发创新驱动的“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上市融资需求。
印刷包装企业机会几何?
目前,我国拥有印刷企业近10万家,但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5000余家。而据《印刷经理人》杂志发布的2021“中国印刷包装企业100强排行榜”估算,我国年收入在4亿元以上的企业不过百余家,在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的企业数量更是不足50家。
受行业分散、集约化程度较低等因素影响,大部分印刷企业实际上都不具备在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的条件。而北交所更多关注中小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与成长性特征,对面广量大的创新驱动型优质中小企业的包容性更强,对印刷包装企业显然更为友好。
按照北交所的制度设计,新三板精选层企业直接在北交所上市;创新层企业在挂牌满12个月后,可以直接向北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基础层企业进入到创新层,在满足挂牌12个月的条件后,也可以直接提交上市申请,大大简化了上市流程。
如在新三板“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分类中印刷包装企业简介,共有38家企业。其中,创新层有5家企业,分别是绿之彩、柏星龙、虎彩印艺、天星股份、豪能科技。在其他分类中,也散落着一些创新层的印刷包装企业,如在“新闻和出版业”分类中的四维传媒等,这些企业将成为北交所的重要后备力量,在满足挂牌12个月的条件后,可直接向北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不久前,国家工信部公示了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有2930家企业入选,永新股份(黄山)包装有限公司、广东金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印刷包装企业纷纷入选,这些企业将和以虎彩印艺、四维传媒为代表的新三板创新层企业一道,成为北京证券交易所的重要后备力量。
北交所的成立,搅动了印刷包装企业上市的一江春水。11月15日,北交所开市首日,以快递物流包装为主业的方大股份,作为71家精选层企业之一,平移到北交所上市,成为首家在北交所上市的印刷包装企业。2020年,方大股份实现营收2.97亿元,同比增长23.13%;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07.83万元,同比增长64.48%。
紧接着,位于新三板创新层的柏星龙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11月19日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提交了北交所上市并接受上市辅导的申请。此外,从事中高档瓦楞纸包装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的宝艺股份也正在排队上市北交所,目前正处于审查问询阶段。而12月3日,从事高阻隔工业软包装生产的沪江材料在北交所成功过会,若能顺利注册,将成北交所第84家挂牌公司。
由此可见,北交所的设立将有效激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的印刷包装企业来说非常利好,印刷包装企业的融资渠道也将更加通畅。广大印刷包装企业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市场机遇,积极展现自己在“专精特新”领域的优势,依托资本的力量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2021年是印刷包装企业上市小年。但在资本市场加速改革的背景下,印刷包装企业“外冷内热”仍在追求资本市场的道路上不断耕耘前行。以北交所设立为重要标志的资本市场改革也将最大程度上激发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力量的印刷包装企业,让它们有更多的渠道实现自己的资本梦。
栏目预告
下期将带来《关键词⑦|专精特新,印刷包装企业升级发展新方向》,敬请关注!
往期精选
2022.1.26
●
●
●
●
●
●
以上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