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投稿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时间:2023-05-17
在此次展览中,
你能欣赏到国博之鉴复刻版《千里江山图》里
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
也能欣赏到荣宝斋木版水印
巧夺天工的传统工艺;
还能了解到荣宝斋古树普洱
与书画名家作品结合的魅力。
展览资讯
展览内容
荣宝斋木版水印/国博之鉴授权版画
展览地点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8号
中粮广场C座LG1艺术中心
展览时间
2017.11.20-2017.12.15
在展览中欣赏木版水印的传统之美
木版水印部分展览作品
林风眠-鸳鸯-画轴
王雪涛-荷花-画轴
吴冠中-苏州园林-画轴
白雪石-漓江-画轴
徐悲鸿-平原奔马-托片
齐白石-竖虾-托片
文徽明-兰亭修禊图-裱片
除了木版水印展
还有荣宝斋古树普洱
荣宝斋传承千年普洱古茶制茶经验,甄选著名书画家经典作品与精品普洱臻品搭配,打造出了荣宝斋专属系列普洱茶。
在本次展览中
也能欣赏到荣宝斋的茶文化
木版水印是什么?
使用这项传统的工艺复制出来的画
竟让齐白石分不出哪件是自己的真迹
北京琉璃厂西街上,一排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仿古建筑十分惹眼。由其中一座拾阶而上,穿过狭长的楼梯,只见二层偌大的工作室里,数十人或坐或立,安静地操练着手里的活计。他们日复一日从事着一项源自古代雕版印刷术的古老技艺——木版水印。满屋弥散的水雾和每个人脸上心无旁骛的神情,让这里显现出与世隔绝的气息
雕刻的木版
清康熙十一年(1672),一家名为“松竹斋”的南纸店在北京琉璃厂街上开张,因其承办官卷、官折而得名。1894年更名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随后陆续开展了制售各色名笺、名扇和文房用品等业务,逐渐发展为“书画篆刻作品荟萃之区,诸名家聚首谈艺之所”。
历史几经变迁,1896年,荣宝斋设“荣宝斋帖套作”机构,开创了木版水印事业。从此,几代人开始了这项技艺的演练与传承,便有了工作室中那每日上演的忙碌场景。
20 世纪50年代末的木版水印车间
20 世纪60年代的木版水印车间
从“ 饾版拱花”到“木版水印”
“木版水印”,是“古代雕版版画印刷术”的继承和发展。古代彩色版画印刷,史称“饾版拱花术”。
“木版水印”这一名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荣宝斋根据“古代雕版版画印刷术”的生产方法和用料特点而创造出来的。
这一印刷技艺通常用梨木刻板,所用的各种颜料以水调兑,不同于现代印刷技术中用各种彩色的油墨印刷。木版水印主要应用于印刷复制中国绘画和书法作品,是一整套复杂的印刷过程。它是根据画稿笔迹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刚柔枯润以及设色的深浅浓淡变化进行分版勾摹,而后刻成若干版块,再对照原作,由浅入深,逐笔依次叠印,力求追肖和体现原作面貌及神韵。荣宝斋的木板水印技艺不仅使古老的雕版印刷全套工艺得以完好地保存,它还使得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饾版”、“拱花”技术得以传世传承,因此有印刷业的“活化石”之美称。
1955年,荣宝斋在美术馆举办首届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览
新中国成立后,荣宝斋从只能印大不盈尺的诗笺谱,发展到能够复制大幅的画作;从印制纸本发展到印制绢本……直至20世纪50年代,徐悲鸿带着他的《奔马图》来到荣宝斋,木版水印彻底打开了新的局面。
当年,有位英国朋友想要徐悲鸿的《奔马》,徐有些不舍,遂询问荣宝斋能否帮其复制一下赠予友人。十余日后,木版水印的《奔马》印制成功,徐阅后大喜,随后又请荣宝斋印制了自己的18幅画作,均达到了乱真的程度。如今看来,这些作品虽显现出了当时技术的不成熟,却迈出了复制名画的坚实一步。
徐悲鸿的《奔马》为新中国成立后荣宝斋正式印制的第一件大幅作品
那一时期,齐白石也多次来到荣宝斋参观木版水印印制过程,并亲自指导技师们完成了《虾》的印制。当印刷品与原作均挂出来后印刷字画装裱,齐白石上下端详比对了良久,竟自己也分不清哪件为真迹。此后,他的很多画作都由荣宝斋印制成木版水印作品,并得以广泛流传。
20世纪50年代,齐白石在荣宝斋
木版水印的主要工序
①分色勾描
②刻版
③印刷
④装裱
荣宝斋木版水印主要有三方面特点:
第一,复制水平逼真,再现原作艺术水平。
第二印刷字画装裱,复制材料与原作相同,收藏保存寿命久远。
第三,不受尺寸大小限制,充分呈现艺术作品原貌。
在几十年当中,荣宝斋将传统的古代版画“饾版”印刷术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复制出的大量木版水印画,达到忠实原作,再现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被誉为东方的艺术瑰宝。
贵宾参观的重要地之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到北京来的外宾,不管是国家的贵宾,还是普通的旅游者,都把参观荣宝斋当作来北京参观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人说,到北京旅游,有三个地方是非去不可的:一是逛长城,二是吃烤鸭,三就是要到荣宝斋看画。
在60年代初期,荣宝斋就被外交部、“对外文委”、“对外友协”等部门确定为外事活动中客人参观的重点场所之一。此后,每天来荣宝斋参观的人更是络绎不绝。荣宝斋的接待任务很重,每天需要安排四五个人轮换着不停地接待外宾。
荣宝斋最吸引人的看点之一是它的木版水印艺术。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荣宝斋的木版水印书画复制品的问世,博得举世的好评,到60年代初,复制品已经行销48个国家和地区。1959年在莱比锡举行的国际图书博览会上,荣宝斋木版水印艺术展获得特殊展览金质奖章;1989年在莱比锡举行的国际艺术展上,荣宝斋木版水印的《八大山人涉世册》荣获金奖。有些木版水印复制品,常被国家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
到荣宝斋来参观的贵宾,无不以看到木版水印的制作流程和书画复制品为荣幸;常有贵宾翘起大拇指夸赞说:“荣宝斋、木版水印,很了不起!”还有许多国家如朝鲜、越南、巴西、瑞典、英国、德国的专家及画家们,久驻荣宝斋,学习木版水印技艺。当然,他们想真正领略到这一中国传统技艺的深刻的内涵,也是极不容易的。
出处:米景扬《荣宝瑰梦》
从有限的材料到无限的价值
回到木版水印,它延续了古代雕版印刷术这一重要传统技艺的生命,并被逐渐借鉴于现代版画创作之中。
它弥补了现代印刷之缺憾——其水墨、色彩可以渗透纸背,木和水的采用使得其作品能够长久保存,这令油墨浮于表面、印刷网点不可消弭的机器印刷所望尘莫及。
更难等可贵的是,手工作品所包含的人的情感和温度,内蕴于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对原作的深湛理解中,让机器复制品难以捕捉的原作神韵和国画作品水墨淋漓的酣畅质感得以灵动再现。
《北京笺谱》
《十竹斋笺谱》
欲了解荣宝斋木版水印更多
欢迎至展览现场参观
展览资讯
展览内容
荣宝斋木版水印/国博之鉴授权版画
展览地点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8号
中粮广场C座LG1艺术中心
展览时间
2017.11.20-2017.12.15
以上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