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投稿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时间:2023-05-04
说过了烟包,说过了酒包装,今天来说说医药包装市场。
作为包装印刷市场的三个重要分支,烟包、酒包、药包服务的上游产品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消费品。
当然了,烟、酒、药,三类产品特点不同,大家对它们的依赖性也不一样。比如说,“吸烟有害健康”的标语印到烟盒上好多年了,很多人抽起来还是不惜命。至于酒这东西,不少老板嘴上说:不能喝,不能喝,一到酒桌却上来就是“拎壶冲”。这三类产品中,最不受待见的怕是“药”了。三好同学还从没见过谁没事就掏出几粒药丸吃着玩,不过真到了节骨眼上,离了这东西还真不行。
这三类产品都为咱们国家的税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也养活了很多印刷厂。在这里,三好同学问各位老板一个问题:您觉得烟、酒、药三个产业,哪一个规模最大?
三好同学也是最近才搞清楚这个问题。排序是这样的:药、烟、酒。有数字为证:2014年,我国医药行业销售收入为24553.2亿元;2015年,卷烟行业销售收入为14223.06亿元;同年,酿酒行业销售收入不到1万亿元。当然了,卷烟行业贡献的税收要远高于其他两个行业。
为啥医药行业用的是2014年的数据?因为2015年的扒不到,貌似还没发布。说实话,三好同学确实没想到,医药居然是这么大的一个行业。问题是,咱们13亿多人一年真的吃得下这么多药吗?当然了,医药行业的销售收入中包含了部分医疗器械、卫生材料类产品的收入,但大头还是药品。
国人到底有多能吃药,三好同学就不管了。接下来,再问一个问题:烟、酒、药,哪个行业对印刷业的贡献最大?估计各位老板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烟。
原因很简单:烟包企业是印刷圈盈利能力最强的一个群体,为印刷圈贡献了最多的上市公司。而医药行业虽然体量更大,滋养出来的大型印刷厂却屈指可数。
为什么会这样?这就与两类产品的特点有关了:香烟作为一种能在某种程度上凸显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的商品,对包装奢华度的要求,自然要远高于以功能取胜的药品。
好了,烟、酒包装的事前面讲过了,今天重点说说药包印刷市场。按照三好同学的惯例,不管多大的话题一般都会落脚到一家企业的财报上,今天也不例外。
这次要作为个案深扒的企业是:济南金恒宇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年营收刚过亿元的药包印刷厂。
药包印刷市场有多大?
药包印刷市场到底有多大?成长有多快?这事还得先从医药行业的发展态势说起。
三好同学扒了扒,这些年医药行业的增长速度很是不一般。比如2007年,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仅为6719亿元,到2014年就已经达到25798亿元,翻了近两番。在2007-2013年间,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率连续6年保持在20%左右。其中,2010年最高,达到24.16%;2009年最低,也有18.67%。
近两年,宏观经济的低迷对医药行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4年,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率降至15.70%。2015年的数据尚未正式公布,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有关专家估计,增速将进一步下滑,预计为11.80%。依此推算,全年工业总产值约为28842亿元。
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注:2007-2014年数据出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5年数据为预测值
在扒医药行业数据的时候,三好同学一直有点迷糊:这样一个行业到底是增长得快一点好呢?还是慢一点好?按照咱们的惯常思维,一般行业都是增长越快越好,但医药行业增长快了,一个显而易见的推论是:咱们国人的“革命本钱”可能出现了更多问题。这让三好好纠结。
不管怎么说吧,这些年医药行业的增长势头其实是不错的。那医药行业到底为印刷圈贡献了多少业务呢?三好同学在网上扒了扒,结果发现已经有人给出了初步的答案。
据一家名为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机构给出的数据纸盒包装印刷公司,2009年我国医药包装行业的产业规模约为403亿元,到2013年增长至644亿元。2014年、2015年为预测值,分别为715亿元、797亿元。
我国医药包装行业市场规模情况(单位:亿元)
注:数据出自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年、2015年数据为预测值
当然了,医药包装是个大概念,包括各种材质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如玻璃制品、塑料制品、铝箔等。典型的印刷品如医药纸盒、说明书在其中并不居于主流。
另有研究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医药纸盒的市场规模为36.14亿元。依此推算,其在医药包装中的占比约为9%。按这一比例进一步推算,2015年我国医药纸盒的市场规模大体在70亿元左右,很难超过100亿元。
为什么推算来推算去?因为这些年再也没有人发布过医药纸盒市场的准确数据。至于推算得准不准,三好同学心里也犯嘀咕,仅供各位老板参考。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2009-2015年间,医药包装市场虽然也在增长,但明显跟不上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
比如,在此期间,医药包装2010年增速最高,也只有16.13%;2012年最低,则只有6.48%。为什么会有这种落差?三好同学瞎猜了一下,可能与医药行业的增长模式有关:量价齐升。产量上去了能带动对包装纸盒的需求纸盒包装印刷公司,价格上去了会不会给印刷厂也涨点工价?怕是有点悬。反正,在印刷圈混了十多年,三好同学还没听说过有这么仁厚、贴心的客户。
做药盒的金恒宇
扒完了药包印刷市场的数据,三好同学发现:看似体量庞大的医药行业,对印刷业的贡献其实并没有想象那么大。
一年几十亿元的医药纸盒需求量,能够支撑起来的大型印刷厂自然是数量有限。迄今为止,三好同学有所耳闻的大型药包印刷厂有三家:深圳九星、环球印务和鲁信天一。
2015年,深圳九星的产品销售收入为91560万元,这个规模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官网显示,九星的业务已经非常多元,除了药包还涉足电子包装、食品包装、日用品包装,甚至烟草包装。2015年,环球印务的营业收入则刚刚超过4亿元。
除了少数大型企业,在药包领域还有数量众多的中小印刷厂,比如9月底刚刚发布《公开转让说明书》,计划登陆新三板的金恒宇。
金恒宇成立于2003年8月,在今年7月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注册资本1510万元。当然了,其前身章丘印刷厂历史要更久远一些。
从营收结构看,金恒宇算是一家较为典型的中型医药包装印刷厂。比如,2015年,金恒宇营收为1.03亿元。其中,医药纸盒占比51.99%,医用组合盖占比39.06%,酒类食品彩盒占比8.95%。
2015年金恒宇的营收结构
再来看看大客户的情况。2015年,金恒宇前五大客户清一色全是药厂,且大多位于山东。这五大客户全年为金恒宇贡献了6473.78万元的销售额,在其营收中的占比为62.77%。
2015年金恒宇前五大客户情况
总而言之,金恒宇算是一家深度融入医药产业链的包装印刷厂。这样一家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基本配置呢?
先看资产。金恒宇的总资产还是不错的:截止今年5月底为1.20亿元,在国内印刷厂中能够位居前列。问题是,其负债率高达90.83%,因而股东权益,也就是净资产只有1102.32万元。此前两年金恒宇的负债率同样很高:截止2014年底和2015年底分别为93.28%、91.41%。
金恒宇的资产情况(单位:万元)
当然了,负债率高企,换句时髦点的话说资金杠杆率过高,不是药包印刷厂的特色,而是很多中小印刷厂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一点在很多新三板印刷厂的资产负债表中都有体现。
这几年,很多老板都在抱怨印刷不好干,三好同学觉得,一方面的确有市场环境变化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与很多印刷厂的资金杠杆率过高有关。市场好的时候,动用资金杠杆,可以跑得快一点。但如果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资金杠杆高的企业还债的压力就凸显出来了,实在还不上,跑路、倒闭的问题就难以避免。
有点扯远了,回来再说金恒宇的设备情况。《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金恒宇的主力生产设备包括4台胶印机,2台注塑机,原值合计2542.21万元,这个配置在大中型印刷厂中并不算高。三好同学觉得,相对烟包、酒包来说,药包印刷对生产设备的要求要低一些。各位老板说是不是?
金恒宇主要生产设备情况(单位:元)
药包印刷利润高不高?
不管设备配置高低,能赚到钱才是真章。那药包印刷的盈利能力又怎么样呢?
还是以金恒宇为例。首先,金恒宇的营收规模还是可以的: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毕竟印刷业狂飙猛进这么多年,年产值能超过5000万元的印刷厂也不过只有3000多家。
金恒宇营收和净利润情况(单位:万元)
但要论起赚钱能力,金恒宇的表现就没有那么出彩了。比如,2015年其1.03亿元营收对应的净利润只有232.91万元,今年前五个月其3946.21万元的营收对应的净利润只有78.65万元。
更让三好同学感到意外的是金恒宇的毛利率。近两三年,金恒宇的毛利率处于上升趋势,但今年1-5月最高,也只有14.88%。2014年、2015年则分别只有11.27%、13.06%。这么低的毛利率还能产生净利润,老板的运筹能力很不一般。
金恒宇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情况
相对而言,金恒宇的净资产收益率还是不错的。2014年、2015年及今年1-5月分别为18.01%、25.67%、7.40%。这甚至与绝大多数印刷业上市公司比起来,都毫不逊色。
金恒宇的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反差?奥秘就在于其高企的负债率。畸高的负债率压低了净资产的绝对值,相同的收益自然会表现为更高的收益率。
金恒宇的低毛利是个案,还是药盒印刷厂的共性呢?三好同学扒了一下环球印务的数据:2013-2015年,环球印务的主营业务毛利率稳定在24%左右,比金恒宇还是高出很多的。问题是,环球印务已经算是药盒印刷领域塔尖上的企业,一般的药盒印刷厂恐怕很难达到同等水平。药盒印刷厂的平均毛利率很有可能介于环球印务与金恒宇之间。
说到赚钱能力,三好同学想起了一份名为“2014年中国医药企业100强排行榜”的榜单。排在第一位的是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对应的数据是18.13亿元。刚开始,三好还琢磨,没啥了不起嘛,还没有印刷百强榜首高。后来才发现,人家是按照利润总额排的。即使排在百强最末一位的北京紫竹药业一年的利润总额也有4200多万元。
这么大的一个医药行业,这么多能赚钱的大牛企业,为啥就不能像烟草行业一样,让印刷厂多赚一点呢?刚开始三好同学还有点愤愤不平,后来想想就明白了:没办法,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在一个充分市场化的产业链中,没有施舍与怜悯,有的只是凭借自身实力赢得的产业链话语权。
以上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