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投稿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时间:2023-04-26
一
2020年福建印刷业发展的几个“高频词”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福建印刷业造成很大冲击:一是印刷企业技术工人普遍缺口较大,无法正常生产;二是印刷上下游产业供应不配套,产业整体协同性差;三是需求市场特别是海外市场大幅萎缩,企业开工率低。面对疫情和经营的双重困境,福建印刷业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防疫抗疫,积极复工复产,努力将疫情对行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据初步估算,因受疫情影响,预计2020年度福建印刷企业数量在2850家左右,较2019年减少2.9%,其中印刷工业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印刷企业约190家,较2019年减少4.5%。预计2020年度福建实现印刷工业总产值640亿元,同比减少4.9%,各主要经济指标都较2019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可以说,2020年福建印刷业在逆境中坚守,在危机中奋进,在变局中提升,行业全年发展历程始终伴随着“三个词”,即:防疫抗疫、复工复产、转型升级。
高频词一:防疫抗疫
2020年上半年面对严峻的新冠疫情挑战,福建印刷业在各级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以各级行业协会为纽带,迅速组织起来,积极抗疫,彰显担当。
在疫情最为严重的第一季度,全省有生产条件的印刷企业放弃休息、迅速复工,赶印急需的疫情防控宣传品和卫生用品外包装等,共印制各类疫情防控宣传品600多万份,各类防控物品外包装800多万个(套),有力支援了福建的疫情防控工作;许多印刷企业在自身减产停产,经营面临困境的情况下,仍积极向疫情防控重点地区、重点部门、重点人群伸出援手、奉献爱心。在疫情最为严重的第一季度,全省印刷企业共捐款捐物约200万元,其中厦门吉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赠100万元,是全国捐款数额较大的印刷企业之一。
高频词二:复工复产
2020年下半年开始,面对国内逐步好转的抗疫形势,福建积极出台多项措施,推动福建印刷业整合资源,共享信息,互帮互助,助力省内印刷企业复工复产,努力摆脱经营困境,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方面,针对企业劳动力不足的局面,出台各类措施积极支持印刷企业“抢人”。我省艾派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包机从云南接回101名公司员工,是全国印刷企业首例复工包机;推动印刷企业积极制定奖励措施,对外省返工人员给予路费报销、工资补助等;出台多项便企政策,对外省返工人员优先提供核酸检测等服务,帮助其能够以最快速度投入生产;加强企业疫情防控和安全隐患大排查,确保复工复产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另一方面,积极助力印刷消费市场复苏。于2020年7月9日~12日在厦门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厦门)国际印刷包装展览会,展会展览面积6000平方米,设252个国际标准展位,参展印刷企业达93家;于2020年10月中旬组织省内印刷企业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全印展。通过举办和组织参加有影响力的各类印刷展会,帮助企业有效对接上下游产业链供求方,助力福建印刷业进一步复苏。
高频词三:转型升级
近年来,福建印刷业正经历行业发展瓶颈期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阵痛期,省内印刷企业正布局转型升级来应对当前的发展困境,而新冠疫情的发生,客观上推动了行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2020年疫情期间,福建印刷业转型升级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经营方向加速调整。福建印刷业以传统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为主,成本比较优势明显,长期以来有很大一部分产品用于出口满足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市场需求。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产品出口的成本比较优势在逐渐丧失,加之国内市场消费能力的大幅提升,许多企业开始重新重视国内市场,新冠疫情则加速了这一进程。
二是技术设备加速换代。一方面新冠疫情导致的用工荒将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企业正常发展,客观要求企业加大技术升级改造力度,提升生产线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以降低用工需求,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新冠疫情期间由于传统市场萎缩,福建许多印刷企业积极转产,通过现有设备改造升级或者购买新设备用以生产口罩、药品等抗疫物资外包装,客观上推动力老旧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
三是新兴产业加速布局。由于受疫情影响,传统市场萎靡不振,许多企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转型升级上面,加速了我省印刷企业在按需印刷、“互联网+印刷”、智能印刷等新兴产业的布局。10月中旬,我省组织50多家优秀印刷企业赴沪参加2020年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以及2020印刷包装产业经济论坛暨全国印刷经理人年会,积极同与会专家、企业代表交流沟通,学习取经,谋划企业未来融合化发展布局;省印刷协会于10月27日在厦门组织召开“数字印刷与按需出版”研讨会,旨在推动有条件的印刷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发展按需印刷。
二
“十四五”时期福建印刷业发展的几个“关键词”
2021年是我国进入发展新阶段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福建将认真组织全省印刷行业认真学习领会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行业现实环境和自身情况,准确把握福建印刷业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认真分析解决方案,明确发展方向,狠抓贯彻落实,重点聚焦以下几个“关键词”,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关键词一:新发展格局
五中全会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对外经济贸易交流频繁,印刷业也不例外,福建印刷企业印制的环保手提袋、产品包装礼盒以及创意印刷产品,因其有较高的性价比受到国外主流市场的欢迎。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厦门、漳州、泉州地区,许多印刷企业基本是以出口为主。
近年来,国内外印刷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则是加剧了这种局面。因此“十四五”期间,福建印刷业的市场布局将进一步调整,印刷企业在继续开拓经营国外市场的同时,需要将更多的精力聚焦于国内市场,充分参与国内大循环和市场竞争,从而会对福建乃至全国印刷业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因为国内外需求的差异,企业需要进行一定的技术升级改造和经营方向调整来适应国内市场的需要,从而进一步加速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印刷业整合重组。
关键词二:高质量发展
五中全会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因此“十四五”期间,福建印刷业主要发展目标仍然是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在巩固现有“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以补短板、强弱项为主要任务,推动全行业转型升级向纵深推进,重点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针对当前绿色印刷发展瓶颈,积极推动全行业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十三五”期间,福建绿色印刷取得长足发展,但更多的是解决产品环保安全的问题,生产过程仍然普遍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十四五”期间,福建将重点推动印刷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实现节能环保集约化生产。
二是针对当前数字印刷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以按需印刷为突破口,推动福建数字印刷做大做强。“十三五”期间,福建数字印刷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然而也存在数字印刷企业规模小、业务分散、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十四五”期间福建包装印刷,福建将重点以出版物按需印刷为突破口,推动数字印刷产业集约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不断提升福建数字印刷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针对当前福建印刷业智能化、融合化发展缓慢的问题,狠抓“关键少数”,实现重点突破。积极加大对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其积极向上游下游产业链拓展,逐步实现全产业链深度融合;积极引导有条件的规上企业加强技术升级改造,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智能化生产,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三:创新驱动
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十四五”期间,福建印刷业将持续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要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长期以来福建印刷业技术创新整体不足,设备和技术更多依赖于购买和引进,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创新团队,容易遭遇技术“卡脖子”问题。“十四五”期间,福建将持续强化企业自力更生的创新意识,推动企业加大投入,自建或合建创新平台,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从2021年起,福建计划开展省示范印刷企业评选活动,对入选企业进行资金和政策上的重点支持,而创新引领是示范企业评选最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通过示范印刷企业的评选,为印刷企业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力争利用3~5年时间扶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示范企业,不断提升福建印刷业的竞争力。
其次要立足实际,重点突破。“十四五”期间,福建将立足印刷业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找准方向,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最有需要或者最有希望的项目和领域上。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实现生产经营理念和模式的集成创新,重点聚焦数字印刷连锁经营、“互联网+印刷”、创意设计与印刷融合发展等新兴模式;另一方面要立足自身行业优势,在色彩管理、绿色包装袋、创意纸制品、3D打印等有一定技术积累的创新方向上集中发力,重点突破,打造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秀印刷企业。
最后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十四五”期间,福建将进一步完善印刷业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机制,建立“多层次、全覆盖”人才引进培养体系,从根本上夯实行业创新之基。
一是积极引进省外甚至国外先进管理人才。福建印刷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许多企业尚未建立起企业现代化管理体系。“十四五”期间,福建将深入推行印刷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引进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努力使福建印刷企业尽快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福建印刷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福建包装印刷,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和储备上的不足。“十四五”期间,福建将进一步推动印刷企业加强与北京印刷学院等省内外知名院校合作,以重点研究方向和重大创新项目为基础,共建技术创新平台和创新人才培养孵化基地,着力培养创新领军人才,大力引进省外知名高校毕业生来闽工作,加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三是重视职业教育,培养印刷工匠。“十四五”期间,福建将更加重视印刷技术工人的培养。重点依托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培养专业技术工人;搭建畅通好用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渠道,确保供需平衡;持续开展全省印刷职业技能大赛、印制质量评比等各类活动,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专业素养。
四是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推动把人才工作的重点更多地放到服务上,关心爱护人才,努力改善人才工作、生活条件,帮助解决后顾之忧,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更多精彩戳↓↓
1.
2.
3.
4.
5.
以上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