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投稿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时间:2023-04-20
上周推文的文尾,老炼“悄悄地告诉大家”:在几个月前,已经与曾家岩书院开始策划《70年蝶变》主题展览,这个展览将于国庆前夕开幕,到时也会展出老炼的许多收藏品,欲知详情,请听下回分解。
今天,《70年蝶变》主题展览已如期开幕。
作为书院的脑残粉,老炼不但提供了大量的展品,还联合文保小伙伴闻波老师(就是专注于大画幅摄影与瘦金体书法的老庄),为展览的第二板块——《十年记》,提供了珍贵的图片。
这些图片出自一本名为《重庆》的老画册。这本画册出版于1959年11月,是首版首印,由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却是由上海印刷3、4、5厂铅印和上海印刷1厂、上海印刷厂彩印的,可以说是当时国内最好的印刷品了。更珍贵的是,它是由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重庆市分会主编,图片说明除汉语外还用了俄、英、法3种语言,印数只有4600本而且没有定价,说明是当时重庆市作为赠送国际友人专用的,市面上很少看到。60年过去了,更是凤毛麟角了。
我差一点和它失之交臂
得到这本画册,是在中兴路旧货市场。
关于老炼与中兴路的爱恨情仇,此处不展开。
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我还很不以为然——深绿色的封面已经有些破旧彩印公司画册,行书体的“重庆”二字已看不清原来的颜色,要不是在封面的下端印有“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重庆市分会/1959”的字样,恐怕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它是一本普通的大16开硬面笔记本。但一看内容,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再翻到最后的版权页,我更是爱不释手。”
搞收藏的朋友都知道,在市场上你看上了一件东西,又想砍到一个满意的价钱,千万不要喜形于色,而且要尽量找出它的瑕疵作为砍价的理由,正是因为它有些破旧的封面,使我产生了好好砍一番价的念头,我想可能百十块钱就可以拿下,没有想到老板报出的价格却是我心理价位的好几倍,而且一副没有商量的表情。正当我犹豫的时候,好几个买家围了上来,我心里清楚,一旦我放手,这个东西就不会属于我了,所以赶快掏钱搞定。
我看到了60年前的重庆
老画册的第1页,是一篇类似前言的文字,文中写道——
解放十年来,山城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和人民政府领导着全市人民进行了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1958年在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全市掀起了大跃进的建设高潮。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13倍。目前重庆钢铁公司两天的钢产量就相当于解放前该厂一年的总产量;郊区农村全部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粮食耕地面积亩产量比1950年增长1.1倍。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削平了一座座的山岗,填平了一个个的沟壑,兴建了铁路、公路;盖起了无数的厂房……十年前人们所梦想不到的事,今天都已成为现实。
整本画册共105页图版,用200余幅彩色与黑白图片全面展现了建国10周年来重庆的变化与成就。第一幅图片是一张跨页的重庆全景,像展现重庆全景的镜头一样,是从南岸方向拍摄的两江环抱的渝中半岛,虽然是一幅黑白照片,但在晴空白云映照下的山城充满了生机。再往下翻,是一组反映“市容市貌”的照片,解放碑、朝天门、杨家坪、沙坪坝、长江路……一个个熟悉的地名下出现的却是恍如隔世的景象。整洁的街道虽然远不如今天繁华,却让今天的人倍感亲切。
其中的大田湾体育场、重庆钢铁厂、重庆大学、建设中的白沙沱大桥(中国第二、重庆第一座长江大桥,作为建国10周年的献礼工程,在该画册出版后的1959年12月10日建成通车)等重点工程,都采用了跨页大图的规格加以展示。而对于1954年1月竣工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更是用了一张彩图和两张跨页黑白图片的规格,其中一张展现大礼堂内景的照片,采用了特殊的广角表现,舞台上下人物清晰,场面十分壮观,可以想见,在当时的设备及技术条件下,能拍出这样的画面是多么的不易。
在画册的里,既可以看到老重庆人曾经熟悉的“三八”商店(现重庆百货大楼)、西区公园(现重庆市动物园)、和平电影院等名字,也可以看到参加了国庆十周年大阅兵的“长江牌”吉普车以及“长江牌”手风琴、重庆漆器、北碚磨花玻璃、荣昌陶瓷、梁平竹帘等当时重庆人引以为豪的“名牌产品”。
50年前的城市表情
在整个画册中,反映市场繁荣的内容占了8个页面,而反映重庆文化教育事业成就的内容占了36页。正如“前言”所述——
经济建设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现在全市共有高等学府12所,学生24912人。中等专业学校44所,中学142所,小学3034所,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学生人数达80余万……为了满足广大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人民政府还新建了许多工人住宅、工人疗养院和供劳动人民休息娱乐的公园、文化宫、剧场、电影院等。
其实彩印公司画册,对于今天而言,60年前的重庆,物资生活还是相当贫乏的(据科技文献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重庆大事记》载,1959年,重庆城市人口每人每月鲜猪肉的供应量1.5市斤),但人们的精神面貌却是充满了朝气。画册中那些反映群众生产生活、学习劳动的画面,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或微笑、或专注、或安静的表情,穿着朴素的人们健康而单纯。在一张黑白图片上,我们还看到了50年前的“超市”——无人售货商店,在商店的墙壁上,还有一幅极具时代特色的标语:“无人售货是依靠群众办好商业形式之一。”
画册的“前言”还写道——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事业的飞跃发展,重庆人民的伟大理想正在逐步实现。继成渝铁路建设后,川黔铁路和白沙沱的长江大桥已快完工通车。川湘铁路亦将开始兴建。长江和嘉陵江大桥修建完成后,市中区和江南、江北连成一体……60年的时光过去了,当年这些“重庆人民的伟大理想”,早已成为这个城市的历史。
再说点题外话——由于自己被画册的内容所感动,就希望能够有机会与更多的朋友分享。但要完整展示,至少要两本以上拆开装框。而眼下,孔网上仅有的几本,价格已经比我购买时翻了一番。
老财迷虽然希望兼善天下,但独善其身的财迷本性却时时作祟。正纠结间,得知老庄手里有一本(是他小画幅摄影家父亲留给大画幅摄影家儿子的传家宝之一),于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陪之以酒……终于修成正果。
就此打住,欲知详情,请移步曾家岩书院,说不定还能和老炼偶遇哦。
本期福利
手绘青花釉里红瓷盘
年代:当代
产地:景德镇
尺寸:直径9cm
价格:32元
获奖途径:留言被精选,就有可能获得它。
上期奖品
《百姓生活记忆展》图录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以上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