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企业排行|迄今最全的印刷业上市公司人均赚钱效率排行榜

分类:投稿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时间:2023-04-11

今天要说的话题是:印刷业上市公司的人均创收、创利排行榜,排名以2016年相关数据为基础。

人均创收:裕同意外垫底,最高接近300万

一名员工一年能创造多少营收,既是衡量一家印刷厂生产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也事关员工自身的切身利益。道理很简单,只有每一名员工都尽可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入,才可能为老板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从而为提高自己的收入创造条件。

不妨先看一下印刷业的整体情况。2015年,我国共有印刷从业人员约317.6万人,实现印刷总产值11246.2亿元。简单算来,人均年产值约35.41万元。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没有采用2016年的数据包装印刷企业排行,因为到目前为止2016年印刷从业人员的数量尚未见发布;二是产值与营收的内涵接近而不完全一致,但由于我国印刷业的宏观统计数据一向只有产值,没有营收,因而在行业层面上只能以人均产值来代替人均营收。按照个人理解,两者的差距不是很大。

以行业人均水平来衡量,印刷业上市公司的人均创收能力怎么样呢?从整体上看,可谓相当出色。2016年,我国26家印刷业上市公司共有员工68225人,实现营收520.88亿元,人均年创收76.35万元,大体上是行业人均产值的两倍左右。

如果以2015年行业人均产值35.41万元为基准,则26家公司中,只有1家在平均线以下:裕同科技。2016年,裕同共有员工16913人,人均创收32.77万元。

作为圈内赫赫有名的大佬,百强排名第一的企业,裕同的人均创收效率竟然没有达到行业平均水平,未免让人大跌眼镜。为什么会这样?稍后再说。

26家印刷业上市公司人均创收排行榜(单位:万元)

在26家印刷业上市公司中,人均年创收最高的是宝钢包装,达到295.06万元,是行业人均水平的8倍左右。紧随其后的是奥瑞金,为213.39万元。这两家企业有什么共同点?主营业务都是印铁制罐。

另外一家印铁制罐企业昇兴股份,人均创平虽然比两家大佬差不少,为108.71万元,但在26家公司中仍排名第四,处于领先位置。这样说来,印铁制罐企业人均创收效率更高是共性。在前四名中,只有排名第三的紫江企业不是印铁制罐企业,为114.36万元。

在排行榜上位居第5-11位的分别是永新股份、东风股份、界龙实业、创新股份、永吉股份、陕西金叶、新宏泽,2016年人均创收为96.27万元、85.15万元、83.08万元、82.88万元、81.98万元、78.69万元、73.71万元。

这几家企业有什么特点?除了做软包装的永新股份和业务相对庞杂的界龙实业,其他几家都是烟包企业。这样看来,主营产品接近的企业,人均创收效率也大体差不多。

令人稍感意外的是,烟包大佬劲嘉2016年人均创收为65.91万元,在上市烟包企业中仅高于集友股份的57.60万元。将劲嘉、东风两家大佬放在一起比较更能说明问题:2016年,劲嘉的营收仅比东风高出18.59%,但员工人数却多出了53.20%。

三家以纸箱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合兴包装、吉宏股份、美盈森,排名均在下半区:2016年人均创收分别为68.85万元、57.39万元、45.47万元。两家以印刷设备制造起家的企业长荣股份、爱司凯基本不分伯仲,居第14、15位,分别为71.23万元、70.21万元。

其他企业就不一一点名了,大家可以自行看表。

人均创利:奥瑞金要逆天,4家不足万元

上海市印刷企业排行_包装印刷企业排行_印刷企业排行2017

人均创收反映的是员工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那是不是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人均创利也一定就高呢?答案是:未必。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人均创收排行榜上高居榜首的宝钢包装,2016年人均创利仅为0.73万元,在26家印刷业上市公司中排名倒数第三。这里所说的“利”包装印刷企业排行,指的是净利润,而且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不妨还是先看一下行业平均水平。2015年,我国317.6万印刷从业人员,共创造利润总额698.60亿元,人均2.20万元,取25%、20%、15%所得税率的中间值计算,则人均实现净利润约1.76万元,是不是低得有点没想到?

26家印刷业上市公司又是什么情况呢?大佬就是大佬,人均创利能力远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2016年,26家公司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46亿元,人均7.54万元,是行业平均水平的4倍多。

26家印刷业上市公司人均创利排行榜(单位:万元)

人均创利排行榜上的榜首是奥瑞金。这家印铁制罐领域的大佬,2016年实现净利润11.54亿元,人均创利32.39万元。这个数字有多惊人?比裕同的人均创收也就低了3800块。同样是大佬,差别还是很大的。

接下来就是烟包企业的高光时刻了。在排名第2-8位的企业中,除了第四名爱司凯为17.68万元,其他全是烟包企业。按排名高低依次是:永吉股份,23.43万元;东风股份,20.61万元;集友股份,16.25万元;新宏泽,13.82万元;劲嘉股份,13.55万元;创新股份,11.96万元。

当然了,即使同样手捧金饭碗,赚钱效率差距也是不小的。比如,烟包领域的老牌上市公司陕西金叶的人均创利只有2.77万元,远落后于其他同行。

此外,人均创利水平较高的还有:主营金融票据的东港股份,10.49万元;永新股份,10.25万元;集印刷设备、烟包印刷、云印刷等业务于一身的长荣股份,8.39万元;今年10月刚上市的翔港科技,7.94万元。这些企业的人均创利能力都在26家公司的平均值以上。

其余11家公司,人均创利都在26家公司的平均值以下,其中就包括了大佬级企业裕同,为5.17万元。主做纸箱的美盈森、吉宏股份、合兴包装,同样均位于下半区,分别为4.58万元、4.33万元、2.00万元。

人均创利不足万元的企业有4家,除了宝钢包装,还包括普丽盛、鸿博股份、界龙实业,分别为0.90万元、0.70万元、-0.53万元。看着成百上千的员工从年头忙到年尾,没想到才为老板剩下这点钱,有的不仅没赚着,还要倒贴几千块。当然了,这事不能赖员工。

同样,其他企业就不点名了,请自行看表。

同样搞印刷,差距为什么这么大?

对任何一位印刷厂老板来说,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都是衡量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

而且,这两个指标在形式上是按员工数量平均而来,实际上更多反映的却是企业产品类型、设备自动化程度和老板运筹、管理能力的高低,人均创收指标如此,人均创利指标更是如此。

包装印刷企业排行_印刷企业排行2017_上海市印刷企业排行

所以,各位老板不妨对照行业平均水平和圈内上市公司的情况,来衡量一下自己的运行效率到底达标了没有,差距有多大。

当然了,这事也不能绝对。因为从两个排行榜来看,虽然都是印刷厂,不同产品类型企业的人均效率差距还是蛮大的。

比如,从人均创收能力来看,印铁制罐企业优势明显,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其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从而拉高了人均创收;另一方面也可能与金属原材料密度大,价格高有关。而纸箱企业普遍排名靠后,可能与其产品价值相对较低有关,因为单就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而言,纸箱企业已经做得相当不错。

在人均创收排行榜上,最让人跌眼镜的应该是大佬裕同意外垫底。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裕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高达16913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只有一种可能性,裕同的后道加工环节需要大量手工劳动的介入。任何一家印刷厂,只要在印后囤积了过多的人力,人均效率就很难上得去。

再比如,从人均创利能力看,除了一枝独秀的奥瑞金,基本上是烟包企业霸占了前排位置。这再次表明,烟包的产品附加值要比一般印刷品高出一大截。即使是在烟包企业中排名最低的陕西金叶,人均创利也要高于药包印刷龙头环球印务和书刊印刷龙头盛通股份,就很能说明问题。

同一产品类型的企业,人均创利差距可能也很大。比如,奥瑞金和宝钢包装,就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为什么会这样?这让人搞不清。反正从近一两年的情况看,奥瑞金一直在大赚特赚,而宝钢包装则苦苦徘徊在盈亏平衡点的边缘。不过,进入2017年以后,奥瑞金貌似也遇到了问题,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了36.26%,少赚了3.7个亿。

所以,各位老板对自己运营效率的相对高低,当然要心中有数,但也不要盲目去比。比如,一个做商务印刷的老板非要去跟印铁制罐的比人均营收,跟印烟包的比人均创利,那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

即使是跟同类企业比,人均效率也不能绝对化。就好比一个几十人的印刷厂与一个几千人的印刷厂,即使人均效率高一点儿,赚得也要少得多。

不妨看看裕同,人均创收在26家印刷业上市公司中排名垫底,人均创利也没达到平均水准,可人家却是印刷圈首屈一指的大公司,市值在26家公司中遥遥领先。

话又说回来,如果跟同一竞争区域体量相当的同类企业比,人均效率领先的企业通常会占据竞争中的主动。各位老板说,对不对?

以上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产品体系

应用领域

关于我们

热门词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