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投稿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时间:2023-04-09
1.一种印刷机自动烘干系统,用于印刷品烘干,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涉及印刷的领域有多种,包括纺织品印刷、包装印刷、技术性印刷、广告行业及软件领域等,一般的采用油墨的印刷,其印刷颜色逼真,干后不容易掉色,保存时间长,但是刚印刷出来的印刷产品因油墨未干,不仅会使印刷品图像乱花,还会造成承印原料的相互污染,且原料如果没有进行干燥处理,也会影响印刷质量。
3.现有的印刷机的烘干装置包装印刷烘干,在作用于印刷件后固化时,常常因其热风的俯冲并与印刷件面接触,导致印刷件油墨面过度受热,出现干裂,其烘干箱体内部在热风循环后形成高温环境时,整个箱体段落结构存在温度差异,将导致烘干时印刷件受热程度不一致,印刷件烘干后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自动烘干系统,烘干均匀,温度可调,风力分散、温和,使印刷品成型效果好。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印刷机自动烘干系统,包括传送机构、烘干箱、plc控制器,所述传送机构的行径方向横跨设置有烘干箱,该烘干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烘干箱内进入端设置有加热烘干机构,出口端设置有风力烘干机构,所述温度传感器、加热烘干机构、风力烘干机构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6.所述加热烘干机构由若干呈间距设置的uv灯管组成,该uv灯管由plc控制器控制,uv灯管为紫外线发射灯具,可以对油墨进行照射,可对墨迹进行固化,首次干燥,墨迹不易相互浸染。
7.所述风力烘干机构包括热风机、通风管和布风器,所述布风器设置在烘干箱内,该布风器的出风口对准传送机构,所述布风器通过通风管与热风机连通,所述热风机由plc控制器控制,热风不直接对着印刷件俯冲烘干,而是通过布风器柔和风干,避免印刷基材油墨面过度受热,出现干裂,同时,因为热风机吹入烘干箱内的温度稳定可调,可避免温度不均导致印刷件受热不均,使印刷件成型效果较好。
8.所述布风器采用中空的梯形结构,底部设置有布风网,两侧设置有折风板,所述折风板的中部与通风管连通,热风机内的热风直接吹向折风板,再通过折几板反射到布风网,由布网网均匀布下,使风速均匀柔和,不会吹花印刷件,使印刷件清晰鲜亮。
9.所述布风网采用30-60目的滤网,使出风细腻均匀。
10.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辊、从动辊、输送带、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从动辊,另一端设置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通过输送带与从动辊连接,所述主动辊与电机连接。
11.所述传送机构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使传送机构设置在人体更方便操作的高度。
12.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设置有福马轮,方便移动。
13.所述烘干箱设置为拱形结构,聚热效果更好。
1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通过uv灯管烘干进行固色,再用热风机进行迅速烘干,由于热风是通过布风器吹向印刷件,热风均匀混合,不会吹花印刷件,使印刷件迅速风干后还能保持颜色逼真,不容易掉色,保存时间长;
16.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可通过开关uv灯管将烘干箱控制在一个温度预值,使烘干效果稳定,保障印刷的质量。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布风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布风器仰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记为:1-传送机构,2-烘干箱,3-热风机,4-plc控制器,5-支撑脚,6-通风管,7-布风器,8-uv灯管,9-温度传感器,10-电机,11-主动辊,12-从动辊,13-输送带,14-支架,71-折风板,72-布风网。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
26.如图1-5所示,一种印刷机自动烘干系统,包括传送机构1、烘干箱2、plc控制器4,所述传送机构1的行径方向横跨设置有烘干箱2,该烘干箱2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烘干箱2内进入端设置有加热烘干机构,出口端设置有风力烘干机构,所述温度传感器9、加热烘干机构、风力烘干机构分别与plc控制器4电连接。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印刷件在印刷之后,平铺在输送带13的顶部,当电机10被启动的时候,印刷件经过uv灯管8第一次烘干,再经过布风器7进行热风烘干,第一次烘干采用加温烘干,使印刷件均匀烘干油墨,油墨不易相互污染,而第二次烘干采用热风烘干,使墨迹迅速烘干,干燥均匀,颜色逼真,干后不容易掉色,保存时间长。
28.实施例2
2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加热烘干机构由若干呈间距设置的uv灯管8组成,该uv灯管8由plc控制器4控制,uv灯管8为紫外线发射灯具,可以对油墨进行照射,可对墨迹进行固化,首次干燥,墨迹不易相互浸染。
30.实施例3
3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风力烘干机构包括热风机3、通风管6和布风器7,所述布风器7设置在烘干箱2内,该布风器7的出风口对准传送机构1,所述布风器7通过通风管6与热风机3连通,所述热风机3由plc控制器4控制包装印刷烘干,热风不直接对着印刷件俯冲烘干,而是通过布风器7柔和风干,避免印刷基材油墨面过度受热,出现干裂,同时,因为热风机3吹入烘干箱2内的温度稳定可调,可避免温度不均导致印刷件受热不均,使印刷件成型效果较好。
32.实施例4
33.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布风器7采用中空的梯形结构,底部设置有布风网72,两侧设置有折风板71,所述折风板71的中部与通风管6连通,热风机3内的热风直接吹向折风板71,再通过折几板反射到布风网72,由布网网均匀布下,使风速均匀柔和,不会吹花印刷件,使印刷件清晰鲜亮。
34.实施例5
35.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布风网72采用30-60目的滤网,使出风细腻均匀。
36.实施例6
3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传送机构1包括电机10、主动辊11、从动辊12、输送带13、支架14,所述支架14的一端设置有从动辊12,另一端设置有主动辊11,所述主动辊11通过输送带13与从动辊12连接,所述主动辊11与电机10连接。
38.实施例7
3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传送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5,使传送机构1设置在人体更方便操作的高度。
40.实施例8
41.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所述支撑脚5的底部设置有福马轮,方便移动。
42.实施例9
4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烘干箱2设置为拱形结构,聚热效果更好。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印刷机自动烘干系统,包括传送机构(1)、烘干箱(2)、plc控制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1)的行径方向横跨设置有烘干箱(2),该烘干箱(2)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烘干箱(2)内进入端设置有加热烘干机构,出口端设置有风力烘干机构,所述温度传感器(9)、加热烘干机构、风力烘干机构分别与plc控制器(4)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自动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烘干机构由若干呈间距设置的uv灯管(8)组成,该uv灯管(8)由plc控制器(4)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自动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烘干机构包括热风机(3)、通风管(6)和布风器(7),所述布风器(7)设置在烘干箱(2)内,该布风器(7)的出风口对准传送机构(1),所述布风器(7)通过通风管(6)与热风机(3)连通,所述热风机(3)由plc控制器(4)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刷机自动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器(7)采用中空的梯形结构,底部设置有布风网(72),两侧设置有折风板(71),所述折风板(71)的中部与通风管(6)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印刷机自动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网(72)采用30-60目的滤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自动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1)包括电机(10)、主动辊(11)、从动辊(12)、输送带(13)、支架(14),所述支架(14)的一端设置有从动辊(12),另一端设置有主动辊(11),所述主动辊(11)通过输送带(13)与从动辊(12)连接,所述主动辊(11)与电机(10)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自动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印刷机自动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5)的底部设置有福马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自动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2)设置为拱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刷机自动烘干系统,用于印刷品烘干,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包括传送机构、烘干箱、PLC控制器,所述传送机构的行径方向横跨设置有烘干箱,该烘干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烘干箱内进入端设置有加热烘干机构,出口端设置有风力烘干机构,所述温度传感器、加热烘干机构、风力烘干机构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UV灯管烘干进行固色,再用热风机进行迅速烘干,不易吹花印刷件,使印刷件迅速风干后还能保持颜色逼真,不容易掉色,保存时间长。保存时间长。保存时间长。
技术研发人员:梁津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四通印刷纸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5
技术公布日:2022/2/8
以上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