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投稿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时间:2022-12-30
水墨印刷在我们软包行业已有将近20年的发展历史,但在软包企业的使用始终没有太大进展。随着近期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水墨国家标准的出台以及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时间目标的接近,水墨印刷这一VOCs源头治理的绿色工艺再次受到了软包行业的空前关注和重视。
上一期“大家谈”我们介绍了重庆维华包装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维华和郑州义兴彩印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松义在水墨应用方面的心得体会,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无锡市荣顺包装厂总经理费燕鹰、山东亚新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福、河南兴隆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峰、河南银金达集团总工程师阮德谦的经验之谈。
第73谈 凹印水墨应用难题及心得体会
◀无锡市荣顺包装厂▶
总经理费燕鹰
使用情况:
我们从今年3月份开始使用水墨。我们当地的环保部门要求软包企业必须使用水墨、水胶,不用就罚款+停产,并且规定废气处理必须使用两道活性炭来过滤,达标后就不要求再上其他末端治理设备了。由于本单位是搬迁企业,环评手续需要重新办理,不使用水墨、水胶的话,环评手续不予办理。
为了符合环保部门的要求,我们从3月份开始使用水墨,5月份开始使用水胶。
我们的订单产品比较单一,主要是做速冻点心包装,没有高温蒸煮类产品。点心包装图案很复杂,有时需要印刷8、9个颜色,水墨印刷可以凑合用,没有发现反粘问题,但是前期投入会比较大,要做适应水墨的新版,印刷机烘干温度要大幅提高,用电成本也大幅增加。
我们的水墨已经采用了全色系,但是个别满版大实地颜色多的图案或者人物头像还是要用溶剂墨来做。目前我们公司的普通包装全部采用水墨印刷,约占全部订单80%的比例。用水墨做的袋型以三边、中封袋、卷膜为主,没有做过拉链袋。
水墨印刷产品
我们目前有2台印刷机,一台中速机,一台高速机。印刷满版白墨时,不能添加水,必须100%添加乙醇,印刷速度可以开到160m/min, 如果超过200m/min,就会干燥不彻底,产生很多印刷问题。
印刷色墨时,乙醇和水的比例各占50%,可以开到100m/min的速度。使用的水墨是山东英诺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印刷基材主要集中在BOPP、PET两种薄膜上,也印过尼龙,但是比例极少,印刷尼龙膜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是更多的是水墨印刷PET,再和PA复合,结构是PET/PA/PE。
水墨产品有批量做过无溶剂复合,目前在干复机上已经全部使用水胶,采用的是研霸水胶,从测试结果来看,个人觉得水胶配水墨比无溶剂复合效果更好。用水墨印刷这类高阻隔结构,我们是在干复上用水胶复合第一层,第二层才用无溶剂复合。
主要问题:
1、水墨跟胶水的匹配、复合强度等问题
目前国内的无溶剂胶水只适应溶剂型油墨,不太匹配水墨,所以难度较大,无溶剂胶水和水墨会有反应,产生版印、水纹印,使用新东方醇水白墨印刷时完全没问题,一到复合,胶水就把水性白墨吃掉了,白版图案就变透明了。这种情况造成企业差不多报废了2吨多的材料。使用山东英诺水性白墨,水墨印刷好后,和无溶剂复合时,包装袋热封强度、拉力都达不到要求,主要是PET /PE容易出问题,水墨很容易转移到PET薄膜上。复合强度也不太好,比如溶剂墨做无溶剂复合时可以达到4N或者5N ,但用水墨印刷那就只能达到2N,所以只能做轻包装,不适合重包装,如果袋子要高温蒸煮就更难了。
2、制版和刮刀损伤问题
因为每家水墨产品的印刷适性不一样,所以制版厂家也没有统一的水墨制版标准,全部要靠自己摸索。我们用白墨印刷实地版图案时,网线如果是100的话,水墨版深约为30um,但是这个不能作为参考依据,因为不同的设备、操作工人、印刷条件,就会有不同的版深要求。除此之外,水墨的水挥发后,水和刮刀摩擦厉害,对刮刀损伤较大。
3、水墨印刷外观问题
浅网过渡不太好,小字、镂空版还是必须用溶剂型油墨来印。
使用心得:
水墨目前适合轻包装产品,水煮、高温蒸煮以及重型包装产品都不合适,水墨和无溶剂复合的匹配是一个难点,如何增强复合强度有待突破。
◀山东亚新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福
使用情况:
我们90%都是国外订单,主要是宠物食品包装,这类袋型承重高,而且要求油墨色彩饱和度高,油墨墨层厚重、艳丽,大面积实地印刷,这些都不合适用水墨印刷,所以我们的产品没有用过水墨。但是2016年,我们在大的狗粮袋上试过水性光油,这类袋子外层必须印刷一层防滑光油包装印刷烘干,防止码垛时发滑,这层防滑光油就是水性的,传统印刷机印不了,必须经过改造加装干燥系统才行。所以对于水墨印刷来说,干燥是至关重要的,后续复合不牢、出现黑斑、氧化、水墨和无溶剂固化剂发生化学反应,把油墨吃掉等问题都是干燥不彻底造成的,个人认为只要把水墨的干燥解决好,别的都不是大问题。
国内水墨厂家质量良莠不齐,主要是缺乏统一规范的水墨使用标准。
个人建议:
对于那些印刷图案面积不大的轻包装可以慢慢推广、尝试使用水墨,比如可以在泗水、厦门那些直接做水墨、用水墨的企业所在地多召开一些现场会,互相沟通、交流并在实际使用中不断探索,改进,找出水墨的使用规律才能不断推动水墨的发展。
◀河南兴隆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峰
使用情况:
我们使用全色系水墨已经有3年时间了,主要是里印墨,印刷适性、质量稳定性总体不断在完善,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糖果包装,要求色浓度、鲜艳度、饱和度非常高,用水墨印刷这类包装目前还达不到溶剂墨的效果,所以,水墨我们只用于印刷一些休闲类小食品、水饺包装袋这类层次版、线条版居多,图案不是太复杂的包装产品,目前水墨印刷占的比例约为公司总订单的2/5,主要印刷基材为OPP薄膜。
纯水墨印刷样张
在水墨版材上,我们用过激光版和电雕版,激光版占的比例更高,个人认为印刷要求比较高,层次更细腻的产品,采用激光版会更好,而且价格也不会贵太多,以白墨为例,激光版深一般是17~22 um,最好不超22um,我们以前还试过白版12um印OPP膜,只要不印刷镀铝膜,印刷效果都还可以接受,但是我们可以用这么浅的版深印刷OPP,不代表别的企业就可以印好,因为这个和胶辊的硬度、操作工人的习惯、设备、印刷环境有很大关系;电雕水墨版深:一般界于25~28 um之间。色墨的版深不好定义,但肯定比白版浅。
水墨印刷速度与环境有很大关系,由于我们的印刷设备没有进行过烘箱改造,所以在夏天湿度较大,车间抽湿不太好的情况下,机器速度就开不起来,开机速度仅为100~120m/min,冬天则会好一些,机速可以跑到150~180m/min。
印刷白墨时,因为墨层厚,干燥速度慢,所以需要添加100%乙醇;如果是色墨包装印刷烘干,印刷层次版的简单图案,版深较浅的情况下,把机速降到130m/min,可以添加100%水,我使用过的水墨有天津蔚蓝、山东英诺、福建亚化。干燥能力好、浅网转移好,印刷适性好这些是我选择水墨的基本标准。
水纹、附着力、浅网转移不稳定、复合出白点、印刷刀线、污版、反粘等这些水墨常见问题,我基本没有碰到,可能与我的品牌客户不多,每次印刷批量不大有关系,如果一套版做个3~5天,可能就会出现这些问题。
水墨印刷我们做过无溶剂复合、干式复合,只要不是镀铝膜产品,基本都没什么问题。
目前水墨的末端处理只是用活性炭吸附,VOCs排放低于40mg,完全可以达标。
主要问题:
1、干燥速度慢:现在唯一的解决办法是降低机器速度,这与机器没有进行烘箱改造有关;
2、色浓度问题:水墨厂反应,水墨的色浓度一般会比溶剂墨高30%左右,但因为浅版印刷,墨层薄,所以我们在印刷中就会出现色浓度偏低的问题。
3、水墨印刷材料与镀铝膜复合有很大风险,主要是白点问题。
使用心得:
水墨印刷整体看上去效果还可以,但是浅网还是不太完美。目前水墨我们全部用于轻包装产品印刷,水煮、蒸煮包装暂时还不敢使用水墨,主要是担心复合强度、胶水的匹配性,以及3个月之后复合强度衰减问题。
从我使用水墨的情况来看,每个批次都在不断完善,水墨比溶剂墨的上墨量节省40%,虽然烘箱电耗稍高一些,白墨约高40%以上,色墨高10%左右,印刷效率低一些,但综合来看,水墨仍比溶剂墨节约成本约25%。我们印过7种颜色的水墨,没有用过金属墨。
未来的目标是全部采用水墨,把溶剂墨完全淘汰,现在纠结的是全部使用水墨后,是否还要上RTO或 RCO处理?
目前大多数企业对于水墨印刷仍然处于观望状态!但是我相信很快会有新的突破。
◀河南银金达集团▶总工程师阮德谦
使用情况:
从一开始做测试至今,我们已经使用水墨一两年了。
公司测试过不同厂家的白墨、色墨,里印、表印都做过。
白墨已经实现了批量生产订单,色墨印过黑、红、蓝这三个专色,但目前色墨只是小批量测试,没有大范围使用。
印刷满版白墨和红色专墨时,最先是在北人1500mm幅宽的非电子轴印机上印刷,由于烘箱烘道只有1500mm,印刷速度在130~150m/min,完全没有添加乙醇,印刷效果比溶剂墨稍微逊色,主要原因是印版还是采用了溶剂墨版,版深为45um,之后用北人新印机,烘道1800mm,就可以开到175 m/min。
我们主要用水墨印刷方便面包装,这类包装图案面积大,大红、大绿,颜色很多,客户基本认可印刷效果。后续也做过2~3层的复合,个人认为只要能做好方便面包装,其他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印刷中大家担心的水纹问题也已经全部解决,这主要和油墨的流平性不好造成油墨容易结团有关。
没有测试过水煮、蒸煮,担心水墨耐溶剂型、耐高温性问题。
主要问题:
色牢固度、水墨干燥、油墨在塑料薄膜上的附着力、色彩还原,色彩管理没有参照标准、水墨和无溶剂胶水的匹配等这些问题。
使用心得:
水墨印刷是环保发展的必然趋势,水墨在软包装行业的应用是迟早的事,很多水墨产品已经可以推向市场应用,不同厂家的水墨有各自的特点,有各自的适应性,没有可比性。
要做好水墨,必须充分考虑印机、印版、车间里的空气湿度、环境、系统考虑水墨自身的适应性,必须把整个产业链串联起来,目前水墨推广不太广泛,与水墨没有规范的应用标准、人的观念转变以及员工操作惯性有关。(银金达目前已与广东德康化工达成水墨批量使用合作,详细报道见:)
结语
水墨技术近几年一直在发展、进步,白墨、全系色墨在轻包装上的应用完全可行。虽然还存在很多技术瓶颈以及遮盖率、复合性能等变量,每家企业的使用痛点也不一样,没有标准可以参照,但只要大家有足够的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去大胆尝试,上下链企业给予全方面的宽容与配合,水墨的发展一定会迎来灿烂的明天。
思想决定行动!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千锤百炼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水墨的应用同样如此!
《包装前沿》双月刊聚焦创新包装,包括包装新材料、新工艺、新袋型等,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分享大家关注的前沿包装技术,也希望大家对软包行业的技术创新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长期征稿邮箱:
本栏目由广州通泽机械有限公司独家赞助!
新技术要关注,广州通泽卖得最火爆的机型快速了解下:
A400
中小企业金钢钻!
1、软包装常用基材全覆盖,一台机当几台机用!
2、走料路径短(8.5m),降低废品率!
3、个头小,张力大(40~50kg/全宽),多层复合轻松拿下!
4、标准机型,自由拓展
······
传送门:
/左 光 申/广州通泽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鉴定专家北京印刷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印协凹印分会副理事长
关于无溶剂技术工艺问题,欢迎垂询通泽技术团队:
通泽技术热线:通泽总经理林华祥:通泽总 助左津津:北京办:杭州办:广州办:郑州办:长沙办:汕头办:成都办:海外办:
链接阅读:
以上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