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投稿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时间:2023-04-02
如何阅读一本摄影画册
无像×研摄协
摄影画册是摄影作品的重要载体,一本真正的摄影画册几乎是没有文字参与或注释的,这让许多缺少相关知识的读者阅读起来较为困难,翻完一本书也不能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甚至看到很多作品还会觉得“就这?”
事实上,摄影画册不同于文学书籍或绘画画册,它有自己的视觉语言和内在逻辑,作品的排列分布都需要精心构思,它可能以时间为线索,可能是并列结构,也有可能只依靠图与图的连接。也许有些作品单看平平无奇黑白摄影画册印刷,但作为一本书的组成部分时,它不可或缺且无可取代。
(《第八天》高山)
那么,到底要如何阅读摄影画册呢?
12月18日,研摄协邀请了摄影书出版机构“无像工作室”创始人倪梁来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01
活动信息
流程:
1. 倪梁老师会带十本摄影画册分享给大家(书单及简介在文末)这些书分别出自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通过介绍这些书我们将会了解这四个地区的摄影书与摄影发展的现状、简要的历史以及如何阅读它们。
2、我们希望参与的同学一起谈一谈自己喜欢的摄影师,相互交流学习;
3、倪梁老师是资深的摄影书出版人,同时也是一名摄影艺术家,他能为大家的摄影创作提出有效建议,因此,我们也借此机会接收同学们的摄影作品投稿,选出三位同学的作品现场点评并指导,欢迎大家的参与~
时间:12月18日(周五)19:00-21:00
地点:杨浦区锦嘉路88号(临近大学路)吱音生活馆
活动人数:20人
02
无像工作室
无像(Imageless)是一个关注影像艺术与优秀青年摄影师,专注于摄影类出版物的小型独立摄影机构。
2015年创立以来,出版了各类摄影出版物21本,并且不定期举办影像类展览与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以及国际间艺术交流。
2018年,创办无像摄影样书奖,鼓励与资助青年艺术家用书本的形式开展影像创作。2019年为艺术家高山出版的《第八天》在巴黎荣获ParisPhoto与光圈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摄影书奖项中的年度新书大奖。
03
About 倪梁
活动讲师
倪梁
摄影书出版人
倪梁,毕业于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期间获 Alan Model 奖学金。2015年初创办了无像工作室,致力于推广国内优秀影像作品,至今出版了21本影像类独立出版物,策划若干国内外艺术家的展览。2018年,创办无像Photo-Zine摄影样书奖。
04
报名方式
如有兴趣,请填写问卷
最后一个环节的摄影作品投稿请将作品压缩后发至邮箱“”,压缩包请以“姓名+微信号”的形式命名。
05
书单及简介
中国
“从拍摄母亲以来六年过去了,现在依然清楚地记得那个秋日中有暖阳的一天,母亲对我说给我拍张照片吧,由此触发了我对母亲的关注,在最初拍摄母亲的日子里,我特别想了解到母亲的所有,她对一切事物的看法,照相机这个机器每天都出现我们的生活中,我“用力过猛”咔咔咔的拍摄着,母亲也会偶尔开始唠叨“天天拍,一个老太太有什么好拍的”在这段时间里,每一次按下快门,憋着一口气,最后像是感觉扒下来三层皮,当时看到这个阶段拍摄的照片,一个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变成了影像,熟悉而陌生,陌生感源自照片的不真实,它只是凝固了一个人的瞬间,而无法通过那个瞬间去真正有效的理解眼前的这个人,强大的无助失落感涌到心里。我怀疑照相机,怀疑照片……”——高山
该书获得ParisPhoto与光圈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摄影书奖项中的年度新书大奖,终审评委Takashi Homma 指出,(高山)这个作品一方面呈现了直接纪实摄影的魅力,另一方面,又极其巧妙的融入了行为与观念的方式。
“韩磊在1980、1990年代间拍摄过一批黑白照片,视角围绕着故乡开封一带的日常生活及其旅行展开,看似细微,却堪称留住了那个年代的中国,事实上,罕有比它们更打动我的摄影了,如果说数码技术带来的图像景观日渐成为摇散我们心神的海市蜃楼,那么,他的这些作品则像一口朴实、幽深的井,让我们得以再次凝视自己,窥探到记忆底部的根和天空。
他拍摄的那些人物、面孔和环境,表明了集体性的断裂状态:失去了传统的文化根基,又对现代性充满了渴望、迷惑和误解,其中的静滞感溯及了几千年不变的、令人窒息的某种盲目,而动态的捕捉几乎预示了此后的都市化和商业化进程中付出的巨大代价:一种畸形的庸俗主宰了整个现实表情。”——朱朱
美国
罗伯特·亚当斯(Robert Adams)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地理摄影的代表者。树始终是罗伯特·亚当斯的一大主题,棉白杨又是他情有独钟的一种。它们被印第安人崇敬、为大平原带去了生机,却也因耗水而缺少商业价值被农业、房地产开发商砍去。在亚当斯的早期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棉白杨,在科罗拉多居住的三十五年里,摄影师一直在拍摄这种植物。
埃里克·索斯(Alec Soth)生于1969年,居住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索斯以《眠于密西西比》开始为人所知,他擅长用8x10的大画幅相机来拍摄美国中西部郊区和农村社区的人和风景。本书作品是他沿着密西西比河的公路旅行中,拍下的美国有代表性但却常被忽视的“第三海岸”。索斯的大幅彩色作品极富描述性,拍摄的对象有人物、风景和房屋内部。主题是粗旷自然,细节却富纤细美感,全系列被孤独、渴求、幻想的气氛所包围。
拉里·克拉克(Larry Clark),1943年生于美国奥克拉荷马的塔尔萨,现在纽约居住。1971年拉里·克拉克以一本题为《塔尔萨》的摄影集而一举成名,该摄影集表现了摄影师自己及他身边的朋友的性自由、吸毒、玩枪等私人世界。可以说《塔尔萨》是私摄影历史上的第一部作品,而拉里·克拉克是私摄影第一人。
欧洲
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1968年生于德国雷姆沙伊德,1990年至1992年在英国伯恩茅斯和普尔艺术设计学院就读,他在2000年摘得了“特纳奖”,该奖是欧洲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奖项之一,此次获奖也让他声名远扬。至今黑白摄影画册印刷,沃尔夫冈仍是唯一一个以摄影作为主要创作媒介获得该奖的艺术家。
The Cars是一本讨论全球范围内汽车生存状态的画册,沃尔夫冈说:“我想展示汽车是如何在典型的街景中出现的,这很少是照片的主题。在摄影中,汽车通常是被避开的——人们要等到汽车离开视野才会拍摄……即使我们自己没有汽车,它们的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它们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事实上,只要有人,就有汽车,它们在视觉上与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交融在一起。我们从汽车上看世界,汽车在我们视野的前景、背景或中间。它们会给所处的环境添加一个音调、一个音符、一个存在、一个噪音。”
Alberto di Lenardo生前并不为人所知,然而他的作品为Luigi Ghirri、Guido Guidi等意大利最受欢迎的摄影师们提供了经验和灵感。作品遍布意大利、美国、巴西、摩洛哥、希腊等地。在Carlotta严谨的排序中,「An Attic Full of Trains」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生活的欢乐截面:海滩和酒吧、山峦、公路旅行、恋人和朋友。
日本
须田一政,1962年毕业于东京摄影专科学院。1971年开始自由摄影师生涯。1976年摄影集《風姿花传》获得日本摄影协会新人奖。
早期,须田一政以杂志作为发表平台,但不常出版摄影集,四十年间只有《風姿花传》、《我的东京》、《犬之鼻》、《民谣山河》等数本,且印刷量极少。2012年伦敦摄影家画廊策展人将须田一政评为最被低估的日本摄影大师。
《民谣山河》是须田一政在1978-1979年在日本各地拍摄的纪实作品集,主题是当地的民谣和各式各样的祭奠。在作品中,人们因为祈祷而聚集起来,祭祀变得热闹非凡,有人跳舞有人奏乐,也有人只是旁观,须田一政从人们的表情和动作中捕捉到了最能体现日本民间的瞬间。
荒木经惟1940年出生于东京平民区一个木屐工人的家庭,1959年进入国立千叶大学主修摄影与电影,1963年进入日本著名的电通广告公司任广告摄影师。在那里,他结识了同在电通公司工作的阳子。1971年,荒木与阳子结婚,也是那一年,他自费出版了第一部摄影集《感伤之旅》,记录了两人前往京都、福冈、柳川等地的新婚旅行。这是他的第一本摄影书,也是他的成名作,这本书标志着他开启了“私写真”摄影之路。
《感伤之旅》中的照片总是漂浮着某种奇特的感情。说是新婚旅行,可是整本摄影集中却看不到一张新娘阳子的笑容。她似乎始终沉浸在某种忧郁的情绪之中。柳川旅馆的庭院中那张石棺一样的长方形石头椅子,蝴蝶飞舞的花丛,在黑白影调的烘托之下,画面有着一股 “死”的印象。然而,奇怪的是,这样阴森森的感觉并没有掩盖住荒木的情感。也许,爱情本身与死亡之间也存在着某种难以言传的联系。
深濑昌久1934年生于北海道中川郡美深町,家中经营一家小型写真馆,他在影像中浸润长大。后来为了继承家族事业,考入东京的日本大学学习摄影。毕业后任职于“第一广告社”,担任摄影师。
《鸦》源自于摄影师在痛失维持了十三年的婚姻后,一次逃往出生地的旅程。挚爱的离开,使他陷入了无底的黑暗与沮丧之中,开始了严重酗酒的浑噩生活。他希望通过旅程和酒精的麻醉,短暂的逃脱出那黑暗的现状。在这期间他拍摄了《鸦》,正是在这种“最坏”的生活状态下,他拍出了这部最好的“灰暗的杰作”。但似乎他并没有真正的从失去爱人的悲伤中彻底醒来过。深濑昌久对他连理十三年之久的妻子的怀念投射在他对渡鸦的十年追逐上。
复旦研究生摄影社团
以上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