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投稿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时间:2023-04-01
《宛若云壑》
—陆俨少2017春拍作品
陆俨少(1909年-1993年),现代画家。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县南翔镇人。1926年考入无锡美术专科学校,1927年考入无锡美专学习,同年从王同愈学习诗文、书法;次年师从冯超然学画,并结识吴湖帆,遍游南北胜地。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2年起兼课于浙江美术学院,1980年在该院正式执教,并任浙江画院院长。擅画山水,尤善于发挥用笔效能,以笔尖、笔肚、笔根等的不同运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不同变化。线条疏秀流畅,刚柔相济。云水为其绝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云勾水,烟波浩淼,云蒸雾霭,变化无穷,并创大块留白、墨块之法。兼作人物、花卉,书法亦独创一格。
陆俨少 无声诗·山水册页
28×39cm×10
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陆俨少》人民美术出版社P146
2017春季拍品
陆俨少1927年拜冯超然为师,并与吴湖帆相识,在两位先生处,看到不少历代名家真迹。抗日战争期间,陆俨少流寓内地,1946年回归故乡。在此之前,陆俨少的作品大部分是对古代传统的消化和吸收。返乡途径三峡的经历,引发了他的创新意识,开始将以前局部改造传统转换为有意识地建立个人风格。
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1年至1966年,赴浙江美术学院兼职山水画教席;在此期间,其绘画个性得以发展,最终在晚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陆俨少 秋色烟云
68×45cm
2017春季拍品
人物年谱
一九〇九年(一岁)
六月六日(阴历五月九日)生于江苏省(今为上海市)嘉定县南翔镇,父亲陆韵伯继承祖业开设米店北京画册印制,母亲朱璇。小名“姬”字,“俨妙”,号“宛若”。
一九一四年(六岁)
改名"骥",字"俨少",后以"俨少"为常用。未识字即喜画画。
陆俨少在作画
陆俨少 梅石图
69×34cm
2017春季拍品
一九一五年(七岁)
取学名为"同祖",入嘉定县第四国民小学读书。
一九二〇年(十二岁)
入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未半年入翔公小学读书。与表妹朱燕因订婚。
一九二一年(十三岁)
得石印本《芥子园画传》遂如饥如渴地临学。
一九二二年(十四岁)
高小毕业,入上海澄衷中学读书,课余参加绘画、书法、篆刻等课外组织。由高晓山老师教习中国画。同时研习古典文学。
陆俨少
陆俨少 汀洲意趣
36.5×34.5cm
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书画赏析》西冷印社出版p99
2017春季拍品
一九二四年(十六岁)
学《论语》、《汉书·艺文志》,考试得奖品《畏庐文集》、《畏庐文集续集》。
一九二六年(十八岁)
中学毕业,进入无锡美专,专习中国画,未半年即缀学,与苏州王同愈订忘年交。
一九二七年(十九岁)
由王同愈介绍,拜上海冯超然先生为师。冯师第一句告诫"学画不可名利心太重,要有殉道精神,终身以之"。临戴醇士手卷。
一九二八年(二十岁)
临王东庄册页,冯师大加赞赏,谓可乱真。
一九二九年(二十一岁)
与朱燕因结婚。每半个月去上海冯师处请益。
一九三〇年(二十二岁)
在家自修。读书、写字、画画三者齐进。
一九三一年(二十三岁)
常与燕因同至岳母家住。
一九三二年(二十四岁)
淞沪抗日战争爆发,义愤填膺,吟诗泄愤,但毕竟书生无补。随父母暂避上海租界,路上感受风寒,咳嗽不止,种下气喘病根。
陆俨少 溪桥行旅图
20×29cm
2017春季拍品
一九三三年(二十六岁)
父亲卒。
一九三四年(二十六岁)
经友人金守言介绍,得母亲同意,在浙江武康上柏山买地经营农场。此时苏州费新我也来买地,隔涧为邻。游天目山、黄山。经徐州、曲阜、济南以至北平,住一个月。历览长城、故宫等。再去大同访云冈石窟,上妙峰山览太行山色,经天津、烟台而归。
一九三五年(二十七岁)
去南京参观第二届全国美展,饱览故宫藏品。始作《梅花图》。发枝取陈老莲,圈花取石涛,自创面目。书法初学魏碑,继临《兰亭》、宋四家,后学杨凝式。
一九三六年(二十八岁)
上柏山中新居落成。
一九三七年(二十九岁)
奉老母率妻子入上柏山中,植梨千树、竹万竿,有学陶渊明之志,《七七事变》为避兵祸,率全家于宜昌僦屋而居,不十日再西行。
一九三八年(三十岁)
至重庆。初就任第二十兵工厂秘书室,后至营缮科,最后去所属农场任事务员之职。作画至百件,在重庆两路口举行个展。认识沈钧儒、陈树人、陈之佛、常任侠、黄君璧、丰子恺等。去成都举行画展。
陆俨少 洞壑幽奇
20×29cm
2017春季拍品
一九三九年(三十一岁)
游青城山、峨眉山等地。认识了彭袭明、王星北、朱光潜、马一浮。得朱光潜好评。
一九四○年(三十二岁)
为兵工厂撰书迁建落成碑记。
一九四一年(三十三岁)
游马家店,白云在山、青林红树,宛然黄子久《秋山图》,大呼我师乎。
一九四二年(三十四岁)
书法变异,成为似隶非隶,不同于金冬心漆书。山东王献唐先生极称之。然冯超然先生斥为"天书"不好认为。后厌之。
一九四三年(三十五岁)
画《瑞雪启春图》为母亲七十寿。
一九四四年(三十六岁)
王同愈卒,年八十七岁。画《洛神图》、《蜀中留痕册》赠程景溪。
一九四五年(三十七岁)
抗战胜利,东归无日。
一九四六年(三十八岁)
陆俨少 竹石图
83×37cm
2017春季拍品
二月全家搭乘木筏自重庆出发经历三峡,冲冒险水,出入盗匪窟穴,历时一月余。于木筏上终日看山观水,并记在心,日后闻名于世的峡江险水皆出于此。
一九四七年(三十九岁)
秋天,在无锡举办个人画展。
一九四八年(四十岁)
在南翔东市创办圭白农场。
一九四九年(四十一岁)
游新昌大佛寺北京画册印制,观天台梁飞瀑。嘉定解放。
一九五〇年(四十二岁)
画《杜陵诗意画卷》后附五律六首,得冯老师赞赏。母卒。
一九五一年(四十二岁)
迁往上海,参加连环画学习班。
一九五二年(四十四岁)
进私营同康书局任绘图员,画《牛虻》连环画。参加新国画研究会。
一九五三年(四十五岁)
上海举办解放后第一次大型展览。作品《雪山勘探》得好评,被美协收购并出版。
一九五四年(四十六岁)
在华东美协会晤黄宾虹。宋文治来学习中国画。冯超然卒,终年七十三岁。
一九五五年(四十七岁)
率宋文治去拜吴湖帆为师。
一九五六年(四十八岁)
陆俨少 西樵流瀑
59.5×78cm
出版:《陆俨少画集》2016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P205
出版:《陆俨少画集续编》2014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P205
2017春季拍品
安徽省文化局来上海物色国画家去合肥工作,遂约了孔小瑜、徐子鹤、宋文治同行。画《杜陵诗意册》二十开赠姚耕云。
一九五七年(四十九岁)
从安徽回上海。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去浙东四明山下生活。画《江路乘筏图卷》。当选为上海市南市区人民代表。
一九五八年(五十岁)
去闽西写生,画革命历史画。"反右"开始,在会上说了上海美协不挂中国画,像外国美协,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一九五九年(五十一岁)
每天到画院劳动改造。于余暇画成《山水画课徒画稿》二百幅。画《杜陵入蜀诗册八开》赠谢稚柳。
一九六一年(五十三岁)
国庆摘去右派帽子。为吴湖帆画《清萝吟巢图》青绿山水册页。
一九六二年(五十四岁)
受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先生邀请,赴杭州任教大学四年级山水课。画《人物图》两帧,开始画《杜甫诗意画册》一百幅。
一九六三年(五十五岁)
肺有病。老友任书博送进口药"抵白粉"服后即愈,画《感惠册》报之。
一九六四年(五十六岁)
电话:
传真: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华威南路华辉苑 2-1-801
邮箱:
拍卖会咨询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以上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进行删除!